關于照林的詩詞(1522首)
821
《賀王伯愚登第》 宋·葉寘
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我亦門闌多喜色,君今衣缽得家傳。
龍旗方照三千家,虎榜爭趨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態薄,華涂名節盡加鞭。
822
《霍童山》 宋·余復
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
秋風萬里一黃鶴,返照半林雙白鷴。
長劍氣橫霄漢外,飛泉影落畫圖間。
自憐懶作朝陽客,訪道尋真日往返。
823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825
《醴泉歌》 宋·張元孝
君不見齊城城西范公泉,曾照當年范公影。
范公一去不復返,異時此地成佳景。
先賢口澤氣尚存,甘棠璐遺愛誰能并。
貌公遺像龕公泉,千年恒對佗山嶺。
827
《子夏山》 宋·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東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岡爭。
829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830
《草堂》 宋·周端朝
上林不花一水凈,游魚姿媚翻寒景。
釣蓑風冷天欲霜,惟有白鷗雙對影。
北鄰白幘南烏巾,暮鴉共集無行人。
草堂老翁喚不醒,孤照野梅消息新。
832
《鑒軒》 宋·莊珙
鑿地一鑒小,清照無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來屬玉,萍碎引伊尼。
緬想人中鏡,披云睹更奇。
833
《柳塘春》 元·陳基
扁舟二月傍溪行,愛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長飛燕燕,綠陰人靜語鶯鶯。
臨風忽聽歌《金縷》,隔水時聞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買魚沽酒答春晴。
834
《登濮州北城》 元·楊云鵬
層城高絕一攀躋,歲杪臨風客思凄。
燒入馬陵秋草黑,雁橫雪澤莫天低。
陳臺事往人何在?曹國川遙望欲迷。
牢落壯懷誰與語?疏林殘照亂鴉啼。
835
《破紅巾》 元·吳訥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837
《宿牛首寺》 明·陳鐸
到寺萬緣絕,蕭然宿峰頂。
蒼蒼野色新,漠漠秋煙暝。
相期話三生,夜坐石根冷。
微涼入虛闌,老鶴語桐井。
838
《高郵夜泊》 明·程本立
城樓月色見觚棱,城下官河夜欲冰。
返照疏林皆野燒,殘星別浦是船燈。
腐儒食祿曾無補,倦客思家已不勝。
春雨五湖煙水闊,荷蓑歸去下魚罾。
839
《九月望夜》 明·傳慧
節去愁衣薄,蟲聲漸近床。
偶然林下坐,早見草頭霜。
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
通宵照蘿壁,忘卻夜初長。
840
《曉發》 明·戴冠
村雞啼喔喔,取火照行李。
隔籬謝主人,出門渡溪水。
豈不愛山林,那復入城市。
仰觀羅浮嶺,白云猶未起。
* 關于照林的詩詞 描寫照林的詩詞 帶有照林的詩詞 包含照林的古詩詞(15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