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照扉的詩詞(194首)

    161 《壽崔侍郎三首》 宋·吳泳

    天開碧落洗云扉,暫輟仙郎下紫微。
    獨有素琴隨從橐,更無侍史護朝衣。
    霜清潦凈榮名薄,棗熟花香道力肥。
    列炬照空還歲晚,明年仍傍火城歸。

    162 《宿峻極中院》 宋·李廌

    晨游開母祠,暮抵紫虛谷。
    千峰掛夕陽,猶指中寺宿。
    山空無人聲,暝色滿草木。
    亂石礙饑馬,荒榛走驚鹿。

    163 《貴溪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晚投村舍款此扉,一望門前野色微。
    西日墮云斜照盡,半山秋雨落馀飛。

    164 《寄贈張叔靖》 宋·鄭剛中

    堂堂張侯好眉宇,照人冰玉無塵土。
    憶初解后共杯盤,姓字示通心已許。
    參商別后各天涯,屈指流年不勝數。
    何知策馬忽樂來,扣我柴扉敘寒暑。

    165 《和穎仲山行即事》 宋·李彌遜

    平蕪新綠占封圻,橫路游絲網落暉。
    同徑人稀藏窈窕,禪扉春盡老芳菲。
    緩行照水知魚樂,隨意穿花見蝶飛。
    二了舁籃今夜月,龍鐘猶勝杖藜歸。

    166 《江皋曲》 宋·曹勛

    漪漣帶修渚,遠水明朝暉。
    青山橫倒景,畫鷁掩斜扉。
    游女逢交甫,陳思值洛妃。
    菱歌隨棹遠,鷗鳥背人飛。
    別有嘉游處,芳樽照舞衣。

    167 《和單令》 宋·胡寅

    炎州暑令比烝炊,茅屋深更未掩扉。
    倦鵲繞林飛又上,流螢照水亂還稀。
    寡尤正三生緘口,新浴又思一振衣。
    獨怯詩壇把麾將,欲摩堅壘費攻圍。

    168 《寄送梁子輔赴召》 宋·李流謙

    山岳自高百谷下,向來無物使之者。
    驊騮合奉鸞和車,豈與黔蹄同一駕。
    英奇絕代難小了,泥滓投之輒悲咤。
    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風雷怯凌跨。

    169 《八日雨是日期成交來已而不至》 宋·趙蕃

    一雨毋嫌驟,炎蒸得解圍。
    桃笙疏不御,蕉萐頓忘揮。
    月暗螢偷照,風清蟲趣機。
    所思期不至,還是掩荊扉。

    170 《雪后三首》 宋·趙蕃

    松竹夜枕聽,窗扉朝起看。
    雖成見晛喜,敢廢履冰難。
    照映形知穢,噓呵詩故寒。
    要難窮極覽,安得振飛翰。

    171 《贈術士陳談天》 宋·王邁

    我生之辰日在亢,斗牛之宿晻無耀。
    獨有首尾二{左武右虎}星,角立昴氐爭擊標。
    一生奇蹇良苦之,已分青云輸年少。
    每逢星史說經躔,探手止之頭屢掉。

    172 《訪郭德甫》 宋·姚勉

    美人在駒谷,久別良懷哉。
    秋風天氣清,特為斯人來。
    踏月訪清夜,巖扉肯予開。
    弟兄儼相對,松竹間古梅。

    173 《題騰芳書院》 宋·姚勉

    若稽隆古時,教者家有塾。
    英材歸樂得,粹學就私淑。
    粹學就私淑。
    淳風日云遠,

    174 《春郊晚歸》 宋·胡仲弓

    苔錢隨履跡,柳絮點春衣。
    塔影留殘照,鐘聲出翠微。
    扶將藜杖去,挑取錦囊歸。
    緩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175 《此君軒》 宋·董嗣杲

    瀟灑幽扉掩碧叢,塵昏題扁想坡翁。
    六千君子寒光落,十二闌干晚色空。
    僧指舊基埋積雨,鳥翻新籜起枯風。
    蒼涼不障層坡峻,一擊亭閒夕照中。

    176 《次翁正叔溪山勝游之韻》 宋·華岳

    溪南風物照窗扉,溪北蘭舟纜翠微。
    雙槳碧云苔浦合,一簾紅雨杏花飛。
    只知有酒酬佳景,卻恨無繩系落暉。
    更約風流眾年少,明朝依舊莫相違。

    177 《送趙右秋二首》 宋·華岳

    閩藩齊指右參軍,玉骨清無半點塵。
    一味恤刑常召禍,十年游宦只憂貧。
    圜扉月照金波夜,寒谷花開玉樹春。
    客子與君雖素昧,一時聊記子張紳。

    178 《氏州第一 丙申初冬次錢素奄韻》 元·邵亨貞

    江國初寒,云外雁過,懷人煙浪千頃。
    短策行吟,荒臺延佇,斜日依然照影。
    鷗鳥橋邊,幾負了、扁舟清興。
    舊約蹉跎,新詩冷落,怎堪提省。

    179 《春日樓上有寄》 宋·宋庠

    云葉西來拂畫樓,江南何處不汀洲。
    三春草綠王孫路,萬海梅殘隴使郵。
    落照窗扉塵作馬,黃昏簾幕月成鉤。
    張衡藻思能多少,玉案貂襜各自愁。

    180 《苕溪僧妙詢于其所居凈域開小軒楚僧舉季若為》 宋·王铚

    一性本為明,返為群物迷。
    境凈皆徑山,心清即苕溪。
    啟扉迥臨湖,湖寬覺天低。
    花木春艷艷,松竹涼凄凄。

    * 關于照扉的詩詞 描寫照扉的詩詞 帶有照扉的詩詞 包含照扉的古詩詞(1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