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照形的詩詞(391首)

    121 《悼亡詩三首》 魏晉·潘安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悼亡組詩

    122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23 《百寶裝》 宋·晁端禮

    楓葉初丹,蘋花漸老,蘅皋誰系扁舟。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一尊瀲滟西風里,共醉倒、同銷萬古愁。
    況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宋詞三百首婉約悼亡愛情記夢思念

    124 《沁園春(用伍先生韻呈元規)》 宋·張繼先

    況有夷途,正透元關,眾所共傳。
    愿萬魔披散,諸塵蕩盡,琴心和雅,天性清圓。
    未信凡流,可回高步,留戀形聲情更延。
    真消息,定如何喚醒,聊證言詮。

    古詩三百首寫景

    125 《春從天上來(鶴鳴奉旨)》 宋·張繼先

    王土平平。
    正海息波瀾,岳斂云煙。
    三景虛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諸天。
    有流霞洞煥,映黍珠、徐下空玄。

    126 《水調歌頭(次李伯紀韻趣開東閣)》 宋·李彌遜

    安石寓絲竹,方朔雜詼諧。
    昂霄氣概,古來無地可容才。
    不見騎鯨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鶴與同儕。
    有意謝軒冕,無計避嫌猜。

    紀游寫景抒情閑適

    127 《法曲(遍第三)》 宋·曹勛

    珠星璧月,晝景夜色相催。
    正陽炎序火府,龍珠蘊照,冰海融澌。
    洞天春常好,日日琪花,瓊蕊芳菲。
    絳景無別,惟似琉璃。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愛國壯志

    128 《念奴嬌》 宋·沈瀛

    萬般照破,無一點閑愁,縈系心目。
    種柳栽花園數畝,不覺吾廬幽獨。
    閑上高臺,溪光山色,一洗襟塵俗。
    小庵深處,蕭然無限修竹。

    129 《水龍吟》 宋·劉克莊

    當年玉立清揚,屋梁落月偏相照。
    而今衰颯,形骸百丑,情懷十拗。
    久已飾巾,尚堪扶杖,聽山東詔。
    盡后車載汝,營丘封汝,何必在、_溪釣。

    詠物月亮懷人

    130 《念奴嬌·我來牛渚》 宋·吳淵

    我來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懷如豁。
    誰著危亭當此處,占斷古今愁絕。
    江勢鯨奔,山形虎踞,天險非人設。
    向來舟艦,曾掃百萬胡羯。

    登高典故詠史懷古愛國

    131 《大酺(和陳次賈贈行韻)》 宋·李曾伯

    對劍花凝,笳葉卷,天宇塵清聲蕭。
    樓船催解處,正日戈夕照,風旗西矗。
    虎戰龍爭,人非地是,形勢昔雄三國。
    景升今何在,悵婆娑老子,奚堪荊牧。

    132 《金縷曲(月夕賦道詞,書畢,愴然有感,再賦此)》 宋·汪夢斗

    滿目飛明鏡。
    憶年時、呼朋樓上,暢懷觴詠。
    圓到今宵依前好,詩酒不成佳興。
    身恰在、燕臺天近。

    133 《沁園春(用履齊多景樓韻)》 宋·程公許

    萬里飄萍,送江入海,過古潤州。
    正羈懷無奈,憑高縱覽,濛濛煙雨,簇簇漁舟。
    南北區分,江山形勝,憂憤令人扶上樓。
    沉凝久,任斜飛雪片,急灑貂裘。

    宋詞三百首婉約抒情愛情思念

    134 《念奴嬌》 宋·華岳

    倚藤臨水,照豐姿自笑,天然丘壑。
    利鞅名韁成底事,空把此身纏縛。
    李杜文章,良平事業,且束之高閣。
    浩然歸去,暮霞殘照零落。

    135 《蝶戀花》 宋·李夫人

    急鼓疏鐘聲報曉。
    樓上今朝,卷起重簾早。
    環佩珊珊香裊裊。
    塵埃不到如蓬島。
    何用珠璣相映照。
    韻勝形清,自有天然好。
    莫向尊前辭醉倒。
    松枝鶴骨偏宜老。

    136 《雜詩七首·其一》 魏晉·曹植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寫景回憶思念

    137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138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古文觀止史論寫人

    139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40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 關于照形的詩詞 描寫照形的詩詞 帶有照形的詩詞 包含照形的古詩詞(3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