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照萬有的詩詞(1057首)
843
《錢塘懷古》 明·徐震
黃沙漠漠起邊烽,萬里山河落照中。
奸佞遽成南渡計,英雄空誓北征功。
冬青樹老無遺種,瑞石山荒有廢宮。
此日經行吊陳跡,野花和露泣殘紅。
845
《山中問月》 唐·白居易
為問長安月,誰教不相離?
昔隨飛蓋處,今照入山時。
借助秋懷曠,留連夜臥遲。
如歸舊鄉國,似對好親知。
松下行為伴,溪頭坐有期。
千巖將萬壑,無處不相隨。
846
《金山妙高臺》 宋·蘇軾
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
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
中有妙高臺,云峰自孤起。
847
《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 宋·蘇軾
使君不用山鞠窮,饑民自逃泥水中。
欲將百瀆起兇歲,免使甔石愁揚雄。
西湖雖小亦西子,縈流作態清而豐。
千夫余力起三閘,焦陂下與長淮通。
848
《觀湖二首》 宋·蘇軾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里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鰲。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云不覺醉陶陶。
849
《郭熙秋山平遠二首》 宋·蘇軾
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
此間有句無人見,送與襄陽孟浩然。
木落騷人已怨秋,不堪平遠發詩愁。
要看萬壑爭流處,他日終煩顧虎頭。
851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宋·蘇軾
炯炯明珠照雙璧,當年三老蘇程石。
里人下道避鳩杖,刺史迎門倒鳧舄。
我時與子皆兒童,狂走従人覓梨栗。
健如黃犢不可恃,隙過白駒那暇惜。
852
《次韻答劉涇》 宋·蘇軾
吟詩莫作秋蟲聲,天公怪汝鉤物情,使汝未老華發生。
芝蘭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細書千紙雜真行,新音百變口如鶯。
異議蜂起弟子爭,舌翻濤瀾卷齊城。
854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六朝人物隨煙埃,金輿玉幾安在哉。
鍾山石城已寂寞,只見江水云端來。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855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
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856
《霾風》 宋·王安石
霾風攜萬物,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天闕亦已稠。
白日不照見,乾坤莽悲愁。
時也獨奈何,我歌無有求。
857
《送何正臣主簿》 宋·王安石
何郎冰雪照青春,應敵皆言筆有神。
魯國儒人何獨少,元君畫史故應真。
百年冠蓋風云會,萬里山川日月新。
何但諸公能品藻,會須天子擢平津。
858
《示平甫弟》 宋·王安石
汴渠西受昆侖水,五月奔湍射黃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嘴。
萬檣如山矻不動,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聞留連且一月,每得問訊猶千里。
* 關于照萬有的詩詞 描寫照萬有的詩詞 帶有照萬有的詩詞 包含照萬有的古詩詞(10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