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燒銀的詩詞(175首)

    21 《雜詩(四首)》 明·史忠

    癡老平生性癖疏,胸中塵垢半星無。
    歲寒起坐燒銀燭,寫個江山雪霽圖。

    22 《題海棠雙鳥》 明·張肯

    雙雙何事為春忙,花底飛來羽翼香。
    今夜且留枝上宿,莫燒銀燭照紅妝。

    23 《陽春曲》 明·朱高熾

    遲遲麗日照春空,陣陣芳塵花信風。
    依依弱柳含嬌翠,爛爛夭桃埋淺紅。
    黃鶯飛上花間語,似勸游人邀酒侶。
    燒銀燭作夜游,瞬息桃花落紅雨。

    24 《泊姑蘇城外大雪二首》 宋·楊萬里

    燒銀燭卷金卮,猛落天花醉未知。
    若怯一寒都不看,卻教六出更投誰。
    開門片片灑人面,送眼山山呈玉肌。
    才雪又晴晴又雪,吳中風物許清奇。

    25 《浣溪沙》 元·元好問

    芍藥初開百步香,小闌幽拚隔長廊。
    好花都屬富家郎。
    此樂莫教兒輩覺,老夫聊發少年狂。
    燒銀燭照紅妝。

    26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瀟灑幽居,溪園上、新來卜筑。
    況自有、一泓流水,萬竿修竹。
    屈指花朝才兩夜,祥煙瑞氣騰芳郁。
    問遼空、何物墮人間,長庚宿。

    27 《二月十八日過梅庵追懷主人二首》 宋·劉克莊

    猶記尋梅負酒瓢,當時賓主正豐標。
    通宵縱飲燒銀燭,攙早催開喚玉簫。
    摘艷人亡誰共賞,戴花翁在老無憀。
    重來只是新華表,不忍攀枝更折條。

    28 《紅梅二首》 宋·白玉蟾

    玉妃初醉下瑤臺,紫霧深深撥不開。
    卻恐錯穿桃杏徑,高燒銀燭照歸來。

    29 《到江西省看花次韻(四首)》 明·楊基

    小小旗亭曲曲闌,禁煙時節未鶯殘。
    便須連夜燒銀燭,莫待他年霧里看。

    30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塵寰道友萬千人,幾個虛名幾個真。
    不悟汞鉛為至寶,卻將爐灶學燒銀
    內中采藥方端的,外里求丹謾苦辛。
    何況迷途有迷者,不為自誤誤他人。

    31 《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這有詩次其韻》 宋·李彌遜

    擊鮮舉白不厭深,高燒銀燭花成陰。
    不如伊蒲雜梨栗,數翁共話千古心。
    夜闌相對如夢寐,靜聽墻壁生潮音。
    我方逃禪君莫斟,歸來星稀月初沉。

    32 《寄朝宗二首》 宋·吳芾

    海棠已試十分妝,細看妖嬈更異常。
    不得與君同勝賞,空燒銀燭照花光。

    33 《自湖上歸游朱園和李相之韻二首》 宋·吳芾

    聞道城東有故家,海棠初試萬枝花。
    偶來花下燒銀燭,還似空中散綺霞。
    園里高人全曠達,坐中騷客富文華。
    新詩已就驚人句,醉墨縱橫似亂鴉。

    34 《寄朝宗海棠》 宋·吳芾

    海棠已賦十分妝,細看妖嬈更異常。
    不得與君同勝賞,空燒銀燭照花光。

    35 《見市上有賣海棠者悵然有感》 宋·吳芾

    連年蹤跡滯江鄉,長憶吾廬萬海棠。
    想得春來增艷麗,無因歸去賞芬芳。
    偶然擔上逢人賣,猶記樽前為爾狂。
    何日故園修舊約,剩燒銀燭照紅妝。

    36 《客目中次韻》 宋·樓鑰

    花若開時定自開,芳心深靚不容催。
    主人又有新詩出,佳客應尋舊雨來。
    樓上已聞香撲鼻,堂前盡放酒盈杯。
    燒銀燭照花睡,更到更深亦愿陪。

    37 《牡丹和潘養大韻》 宋·陳傅良

    看花喜極翻愁人,京洛久矣為胡塵。
    還知姚魏輩何在,但有歐蔡名不泯。
    夕陽為我作初霽,佳節過此無多春。
    燒銀燭飲花下,五陵佳氣今方新。

    38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元宵令節,且喜天晴。
    燒銀燭,照佛光明。

    39 《避寇入銀山》 唐·貫休

    草草穿銀峽,崎嶇路未諳。
    傍山為店戍,永日繞溪潭。
    燒地生芚蕨,人家煮偽蠶。
    翻如歸舊隱,步步入煙嵐。

    40 《江城子(海棠花下燒燭詞)》 宋·劉辰翁

    紅欹醉袖殢闌干。
    夜將闌。
    去難拚。
    燒蜜調蜂,重照錦團欒。

    * 關于燒銀的詩詞 描寫燒銀的詩詞 帶有燒銀的詩詞 包含燒銀的古詩詞(1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