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煩心的詩詞(918首)

    221 《北禪院避暑聯句》 唐·皮日休

    歊蒸何處避,來入戴颙宅。
    逍遙脫單絞,放曠拋輕策。
    ——皮日休
    爬搔林下風,偃仰澗中石。

    222 《北禪院避暑聯句》 唐·皮日休

    歊蒸何處避,來入戴颙宅。
    逍遙脫單絞,放曠拋輕策。
    ——皮日休
    爬搔林下風,偃仰澗中石。

    223 《怨詩效徐淑體》 唐·姚月華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
    寒暑兮心結,夙夜兮眉顰。
    循環兮不息,如彼兮車輪。
    車輪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長江寫景抒情憂國憂民

    224 《怨詩效徐淑體》 唐·姚月華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
    寒暑兮心結,夙夜兮眉顰。
    循環兮不息,如彼兮車輪。
    車輪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225 《遠意》 唐·梁瓊

    脈脈長攄氣,微微不離心。
    叩頭從此去,煩惱阿誰禁。

    22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27 《壁上詩二首》 唐·豐干

    余自來天臺,凡經幾萬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來。
    逍遙絕無鬧,忘機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

    228 《秋日游東山寺尋殊曇二法師》 唐·慧宣

    木落樹蕭槮,水清流寂。
    屬此悲哉氣,復茲羈旅戚。
    奚用寫煩憂,山泉恣游歷。
    萬丈窺深澗,千尋仰絕壁。

    229 《答蘇州韋應物郎中》 唐·皎然

    詩教殆淪缺,庸音互相傾。
    忽觀風騷韻,會我夙昔情。
    蕩漾學海資,郁為詩人英。
    格將寒松高,氣與秋江清。

    230 《答俞校書冬夜》 唐·皎然

    夜閑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
    一宿覿幽勝,形清煩慮屏。
    新聲殊激楚,麗句同歌郢。

    231 《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說友人岑元…敘相思之志以寄焉》 唐·皎然

    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
    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
    心期無形影,跡曠成阻修。
    有客江上至,知君佐雄州。

    232 《酬薛員外誼苦熱行見寄》 唐·皎然

    六月金數伏,茲辰日在庚。
    炎曦爍肌膚,毒霧昏性情。
    安得奮輕翮,超遙出云征。
    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233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234 《題山壁示道維上人》 唐·皎然

    獨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門。
    身野長無事,心冥自不言。
    閑行數亂竹,靜坐照清源。
    物外從知少,禪徒不耐煩。

    235 《奉和陸使君長源夏月游太湖(此時公權領湖州)》 唐·皎然

    庾公心曠遠,府事局耳目。
    遂與南湖游,虛襟滌煩燠。
    始知皇天意,積水在亭育。
    細流信不讓,動物欣所蓄。

    236 《伏日就湯評事衡湖上避暑》 唐·皎然

    大火方燥石,停云晝亦收。
    將從賞心侶,寸景難遠游。
    擁幾苦炎伏,出門望汀洲。
    回溪照軒宇,廣陌臨梧楸。
    釋悶命雅瑟,放情思亂流。
    更持無生論,可以清煩憂。

    237 《夏日集李司直縱溪齋》 唐·皎然

    修景屬良會,遠飆生煩襟。
    泄云收凈綠,眾木積芳陰。
    疏滌府中務,迢遙湖上心。
    習閑得招我,賞夜宜泛琴。
    山近資性靜,月來寄情深。
    澹然若事外,豈藉隳華簪。

    238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寫茶友人愉悅

    239 《山居詩二十四首》 唐·貫休

    休話喧嘩事事難,山翁只合住深山。
    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
    綠圃空階云冉冉,異禽靈草水潺潺。

    240 《贈持《法華經》僧》 唐·齊己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

    * 關于煩心的詩詞 描寫煩心的詩詞 帶有煩心的詩詞 包含煩心的古詩詞(9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