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道的詩詞(3466首)

    661 《金仙道中徒步》 宋·郭印

    欲稅肩輿未得休,且憑竹杖到山頭。
    疏林向晚投歸翼,滿目寒煙醞客愁。

    662 《與大受述之耕道游絕塵亭探韻得賦字》 宋·郭印

    人生合散多,罕與故人遇。
    今辰天氣佳,偶爾得清晤。
    況復臨江亭,一目萬景聚。
    晚煙乍晚滅,天遠重重樹。

    663 《十七日夜當可同去非觀月而子儀進道與仆皆不》 宋·郭印

    有過中秋色尚鮮,賞心未厭惜流年。
    瓊杯不許三人共,桂魄難同兩夜圓。
    碧落無云星避彩,清輝滿座燭銷煙。
    新詩唱罷應愁絕,影入珠簾照客眠。

    664 《道觀即事》 宋·黃庚

    月到松庭鶴未眠,玄都羽士誦靈篇。
    玉爐煙斷瑤壇冷,金磬一聲霜滿天。

    665 《道中口占呈翁養源》 宋·李處權

    山行密雨來紛紛,過午人家猶掩門。
    水寒鷗鳥亦亡賴,煙濕梅花如欲言。
    頓忘客子懷抱惡,可喜丈人顏色溫。
    而今何計百年事,乞與清詩當綠樽。

    666 《發永豐道中》 宋·李處權

    云斷山如拭,秋明水劇虛。
    濕煙蒙翠竹,瞑雨濯紅蕖。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

    667 《馬道士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圖城門外柳樹連堤》 宋·陸文圭

    渭城客舍柳煙弈,漁叟桃源去路包。
    松竹林中讀書處,一圖風景屬三家。

    668 《贈季清隱道人》 宋·陸文圭

    虞山綆西城,尚湖繞其趾。
    青屏照玉鏡,屈摺十八里。
    傅聞漢真人,丹成飛入水。
    到今水不腥,魚鱉長而美。

    669 《四安道中所見》 宋·牟巘五

    歸途拎向城中去,論舊翻驚人已非。
    悵望敬亭煙雨外,平生漫說謝玄暉。

    670 《題道夫東征錄》 宋·釋寶曇

    老來氣味覺深穩,馀子但知聲擊撞。
    煙云合千態萬狀,意氣吞五湖三江。
    如聞日觀眇天下,俯視坎井非吾邦。
    丈夫出門各一笑,笑罷歸來心則降。

    671 《臨川道中悵然有感因作遣情》 宋·釋紹嵩

    路傍官河一帶長,風帆沙鳥認微茫。
    人生行樂知能幾,世事多虞只自傷。
    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煙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罷東回首,底處青山是故鄉。

    672 《桐廬道中》 宋·釋紹嵩

    錢塘江上到桐廬,一帶溪山畫不如。
    對景由來詩句麗,夕陽無語淡煙初。

    673 《紹興道中》 宋·釋紹嵩

    古岸侵煙出,沙岡擁地形。
    斷橋人寂寂,竟日雨冥冥。
    丘壑胸中事,乾坤水上萍。
    詩成何用好,聊以記飄零。

    674 《題履道兄古松圖》 宋·釋文珦

    屏間何人畫四松,高標半在煙云中。
    人來盡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勢不同。
    一株連蜷如老龍,曾見於康廬窈窱之深峰。
    兩株橫斜蒼黛色,曾見於雁蕩高寒之絕壁。

    675 《山中道士居》 宋·釋文珦

    寂寂老仟家,蒼山一逕斜。
    還丹延日月,洞府足煙霞。
    野鶴千年壽,靈桃風度花。
    豈知人世上,塵事亂如麻。

    676 《武康道中》 宋·釋文珦

    又過防風舊國西,客懷煙景兩凄凄。
    青山環繞疑無路,白水分流盡入溪。
    竹外野祠荒甃缺,柳邊漁戶草廬低。
    萍蓬漂轉成何事,不及林猿有定棲。

    677 《柘溪道中》 宋·釋文珦

    荒煙迷小市,細雨隔遙津。
    麥浪農疇晚,桐花客路春。
    幾番時序換,兩鬢雪霜新。
    唯有溪邊鷺,相看似故人。

    678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潛泉別業》 宋·釋行海

    茫茫野水接秋天,載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豈無閑宇宙,吳中別有好林泉。
    田豐綠薺桃晨雨,爨老紅蘿閉夕煙。
    早晚亦歸王戴邑,溪房相對鷺鷥眠。

    679 《臨川道中》 宋·釋行海

    溪林煙靄雜斜陽,仿佛遙岸是故鄉。
    客里忽驚時節過,酒旗山店菊花黃。

    680 《天姥道中》 宋·釋行海

    春風陌上野花香,目送北歸鴻雁行。
    百里青山行不盡,隔煙啼鳥又斜陽。

    * 關于煙道的詩詞 描寫煙道的詩詞 帶有煙道的詩詞 包含煙道的古詩詞(34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