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敗的詩詞(203首)

    121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122 《即事》 宋·陸游

    蕭騷白發滿綸巾,猶是人間詩酒身。
    湖上悲秋新有作,眼邊敗意絕無人。
    稻粱棲畝雁初下,煙水粘天鷗自馴。
    堪笑推移成老大,時時幾杖接鄉鄰。

    123 《書感》 宋·陸游

    衰顏非復昔年朱,幾過黃公舊酒壚。
    成敗只堪三太息,是非終付一胡盧。
    連天煙草迷歸夢,動地風波歷畏途。
    辛苦一生成底事,躬耕猶得補東隅。

    124 《思蜀》 宋·陸游

    白首躬耕遇洊饑,江南自笑欲疇依?凌煙勛業無人許,濯錦園林有夢歸。
    心似游僧思遠適,身如敗將陷重圍。
    客來強欲相寬釋,每說人生七十稀。

    125 《蔬圃絕句》 宋·陸游

    小橋只在槿籬東,溝水穿籬曲折通。
    煙雨空蒙最堪樂,從教打濕敗天公。

    126 《牧牛兒》 宋·陸游

    南村牧牛兒,赤腳踏牛立,衣穿江風冷,笠敗山雨急。
    長陂望若遠,隘巷忽相及。
    兒歸牛入欄,煙火茆檐濕。

    127 《野堂》 宋·陸游

    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病馬不收煙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長瓶濁酒猶堪醉,敗篋殘編更細看。
    此興不隨年共老,未容城角動憂端。

    128 《次韻朝陵葉院察見寄》 宋·陸游

    憶昨翩然別眾仙,秋風吹鬢感凋年。
    虛齋無復客滿座,敗橐空余詩百篇。
    高誼未忘林下約,清吟重結社中緣。
    不教落在塵埃地,萬頃煙波一釣船。

    129 《湖水愈縮戲作》 宋·陸游

    瓜壟從來幾邵平?鏡湖復有一玄英。
    今秋雨少煙波窄,堪笑沙鷗也敗盟。

    130 《卜算子·江風漸老》 宋·柳永

    江風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殘陽里。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131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宋詞三百首

    132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凄然。

    133 《陽臺路·楚天晚》 宋·柳永

    楚天晚。
    墜冷楓敗葉,疏紅零亂。
    冒征塵、匹馬驅驅,愁
    見水遙山遠。

    134 《自南京之陳宿柘城》 宋·張耒

    荒城人稀荊棘老,野兔驚跳出寒草。
    蒼蒼落日黃云西,驅馬城邊尋古道。
    入門四顧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邊。
    暮投佛寺下馬立,沖眼滿屋燃萁煙。

    135 《奉和公擇舅氏送呂道人研長韻》 宋·黃庭堅

    奉身玉壺冰,立朝朱絲弦。
    妙質寄郢匠,素心乃林泉。
    力耕不罪歲,嘉谷有逢年。
    校書天祿閣,蓺竹老風煙。

    136 《觀崇德墨竹歌》 宋·黃庭堅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瑯玕。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行看嘆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137 《戲答趙伯充勸莫學書及為席子澤解嘲》 宋·黃庭堅

    平生飲酒不盡味,五鼎饋肉如嚼蠟。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窺墻亦面壁。
    空余小來翰墨場,松煙兔穎傍明窗。
    偶隨兒戲灑墨汁,眾人許在崔杜行。

    138 《雨中》 元·王冕

    江南江北水滔天,羈客相逢亦可憐。
    坐覺青山沈席底,行驚白浪上窗前。
    鵓鳩銜草棲危塔,鴛鴦飛波浴敗船。
    轉首百蠻寥落甚,絕無茅屋起炊煙。

    139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宋·司馬光

    菡萏飄零水寂寥,敗荷疏柳共蕭條。
    煙斜雨細愁無限,醇酒千分不易銷。

    140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 關于煙敗的詩詞 描寫煙敗的詩詞 帶有煙敗的詩詞 包含煙敗的古詩詞(2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