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籠的詩詞(674首)

    641 《江心寺》 宋·林景熙

    佛借龍宮五百年,平分城樹與村煙。
    叢林忽涌中流地,雙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帶云籠客袖,磬聲和月落漁船。
    袈袍不限侵門水,十載何人坐象筵。

    642 《荷鷺圖為薛御史作》 明·李東陽

    秋山泬寥秋水闊,一夜天風起蘋末。
    萬籟凋余錦樹空,繁花落盡紅衣脫。
    ??鸂鶒俱無聲,沙邊白鷺如有情。
    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鯉下避寒潭清。

    643 《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 明·李東陽

    霜風摵摵空林響,朔氣隨空入蕭爽。
    兩鷹意氣殊絕群,俯視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樹凝不飛,野日照地寒無輝。
    褵身欲下不肯下,似覺深山狐兔稀。

    644 《元日早朝》 明·李東陽

    九門深掩禁城春,香霧籠街不動塵。
    玉帳寒更傳虎衛,彤樓曉色聽雞人。
    簾前樂應紅燈起,階下班隨彩仗陳。
    朝散東華看霽日,午煙晴市一時新。

    645 《郊祀喜晴有述》 明·李東陽

    碧消煙盡露華凝,目極瑤壇第九層。
    清珮緩隨馳道月,絳籠高應午門燈。
    風傳廣樂聲初下,天近燔柴氣已升。
    人意可占神意悅,萬年靈祚永堪膺。

    646 《佩之惠筍干自稱玉版老師謂原博冬筍為吳山少》 明·李東陽

    玉版山深石路開,東軒真被籠盛來。
    飽諳南國煙霞味,不入長安酒肉堆。
    老覺禪心終苦淡,瘦看詩骨共崔嵬。
    叢林年少休相笑,脫卻緇衣更懶裁。

    647 《奉酬李時發岳麓見寄》 宋·孔武仲

    秋風入荒城,落葉如飛雨。
    夢寐湘西游,晻暖不可睹。
    昨日得君詩,諷詠日欹午。
    山光相隨來,瀟灑入庭戶。

    648 《宿天池》 宋·孔武仲

    我思廬山游,發與自年少。
    偶來得閑侶,更欲窺眾妙。
    幽林穿蒙籠,青峰上險峭。
    遙看天池路,一線在巖徼。

    649 《和許月湖游鼓山》 宋·陳宓

    伐坐塵坌中,秋汗正浹背。
    聞君游鼓山,騎馬破煙靄。
    不向曉中看,安得識眉黛。
    飄然出樊籠,始覺此身大。

    650 《贈天臺潘山人》 宋·戴表元

    老潘雙眸如紺珠,帶以秋陽朝露之清腴。
    山形水熊出沒千百變,經君指顧不得藏錙銖。
    我昔少年好狂走,風餐雨沐逐逐忘朝晡。
    至今臥游想共處,但覺云濤煙癉千晨行須臾。

    651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652 《歸自漕司試院到桐廬晚偶成》 宋·杜范

    歸棹便風泝古流,一杯獨酌興悠悠。
    夕陽蘸水金窩沸,暮靄籠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漁帆浦浦帶煙收。
    丹青此處難為手,更有羈情不奈秋。

    653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654 《嘉興尉府教閱即事》 宋·葛紹體

    輕風盪宿氛,薄日籠曉晴。
    草嫩芟鋤易,沙軟蹙踏輕。
    軍容壯而肅,兵器老以剛。
    震動擊鼓鼙,節止鳴鐃鈣。

    655 《次韻友人寄牡丹》 宋·郭印

    我居不識春,春至驗鳥語。
    誰知有芳叢,遠在幽人墅。
    千葩籠霧縠,萬朵羅煙縷。
    盛開笑白日,半落啼紅雨。

    656 《謝士特餉櫻桃》 宋·李處權

    今年客閩中,春山亦花鳥。
    時果次第熟,風露枝裊裊。
    含桃品居最,朱實若自表。
    高人肯見分,厚味未覺少。

    657 《曉雨》 宋·錢時

    一路慳慳五日晴,曉來煙雨又籠春。
    蓬窗只是添詩句,煙雨何曾惱得人。

    658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春風料峭,春雨連綿。
    桃花逐浪,新竹籠煙。
    香嚴已往嚴云去,一度春深一愴然。

    659 《舟中》 宋·釋文珦

    小艇不施楫,飄飄信天風。
    夷猶清川上,遠近短秋光同。
    聽牧弄牛笛,看漁收釣筒。
    閒人有至樂,何須作小三公。
    赤舄乃桎梏,玄袞為牢籠。
    終輸玄真子,寄傲煙波中。
    更愛嚴子陵,高舉如冥鴻。

    660 《送一默翁入浙》 宋·釋心月

    有佛處不得住,鐵鞭擊碎珊瑚樹。
    無佛處急走過,澄潭不許蒼龍臥。
    三千里外莫錯舉,剔起眉毛眼卓堅。
    與麼則不去也,百城煙水難圖畫。

    * 關于煙籠的詩詞 描寫煙籠的詩詞 帶有煙籠的詩詞 包含煙籠的古詩詞(6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