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炊的詩詞(429首)

    381 《暫歸桂隱雜書四首》 宋·張镃

    茅屋煙升正早炊,覆墻高柳漲新枝。
    飛綿莫便沾泥去,舊愛疎籬雪下時。

    382 《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 宋·張镃

    平生樂游觀,幾欲遍區定。
    足力有限量,勝處空默數。
    余杭舊名邑,相距才步武。
    蘇翁綠野詠,方冊每欣睹。

    383 《游九鎖山》 宋·張镃

    九鎖非凡境,煙云路不分。
    山寒長帶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聽林鶴,晨炊摘野芹。
    黃冠皆好事,添注石爐熏。

    384 《和真州太守營屋新成之韻三首》 宋·劉宰

    東南列將謹防虞,尚記熙寧變法初。
    一自胡雛飲江水,遂令卒全雜民居。
    炊煙不斷云橫壘,清夜無嘩月滿廬。
    妙用獨推賢太守,征搖元不到鄉閭。

    385 《送衛汝積歸句曲》 宋·劉宰

    樓罔亭谷萬山西,縹緲炊煙出翠微。
    歸路正當清晝永,離懷莫悵白云飛。
    學醫要使人無費,問道須知昨已非。
    送向庭闈商略此,短章中或有玄機。

    386 《舟中》 宋·劉宰

    蓼岸著花紅半吐,稻畦過雨綠平鋪。
    炊煙起處三家市,卻向江湖憶畫圖。

    387 《挽恭靖司法兄九首》 宋·劉宰

    日晏炊煙冷屋山,典書糴米奉慈顏。
    祗今童稚便安養,一飽誰知有許艱。

    388 《和漁翁四絕》 宋·劉黻

    得魚換米傍村歸,蓬底煙生濕草炊。
    醉倒船頭呼不起,斜陽捉虱有孫兒。

    389 《癸酉冬雪》 宋·孔武仲

    平時看積雪,吟對佳山川。
    此地富華屋,聽觀亦浩然。
    愛景匿何處,凍雪迷遠天。
    離離黃庭沙,種作白玉田。

    390 《靜暉樓曉坐》 宋·鄧深

    嶺宿寒云薄,樓迎曉日斜。
    危檐排語雀,落木點啼鴉。
    佛鼓依山寺,炊煙隔岸家。
    移時收足坐,清興會煙霞。

    391 《獨游塘頭五首》 宋·方回

    雊雉古原側,歸牛荒潦濱。
    炊煙已昏野,花氣更留人。
    剩欲培幽筑,端容買近鄰。
    向來惟有夢,今此豈非真。

    392 《雖然吟五首》 宋·方回

    屋上炊煙屋下燈,客來汲井具瓶繩。
    雖然此是尋常物,一是承平見不能。

    393 《戲詠昌化縣土風二首》 宋·方回

    富有大山無廣川,積多冢樹少炊煙。
    絕奇車盤嶺上石,稍闊走馬平東田。
    竹筐曬谷爭晴日,瓦甕淹虀及凍天。
    未信蘇湖萬頃室,數家蕎穄樹頭懸。

    394 《丹陽道中大雪》 宋·方回

    輕船搖兀涕垂頤,我見人船更謂奇。
    瑣細穿篷仍急舞,迷漫渡水故斜吹。
    孤村茅屋炊煙絕,匹馬氈衫凍仆隨。
    此是老夫有聲畫,丹陽道上雪天詩。

    395 《彭湖道中雜書五首》 宋·方回

    四月農家雨,新晴冷似秋。
    炊煙籠屋潤,田水破塍流。
    老父攜孫子,牽耕教小牛。

    396 《次韻雪后》 宋·方回

    檐澌余滴濺風櫺,三日晴猶剩半庭。
    足使蝗蝻俱屏跡,未妨鶯燕尚潛形。
    調鹽凍字難為墨,透瓦炊煙漸放青。
    共笑愛梅癡老子,夜深溫水換銅瓶。

    397 《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會忽焉》 宋·方回

    九年三見,昔疏未親。
    一日三見,今也何頻。
    有來者馬,于霅之濱。
    有柳未絮,時維仲春。

    398 《新晴過張村舊巡檢寨》 宋·方回

    干戈逾一紀,幾度此江邊。
    近覺全無盜,仍欣粗有年。
    炊煙生古屋,晴日照新船。
    猶憶紛紜際,偷生盡可憐。

    399 《用前韻改一二語自釋》 宋·方回

    南寒稍近折綿天,葵薺爭承小雨憐。
    凍合遠峰應有雪,炊殘荒市更無煙。
    未妨夜畫爐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惡,政應委順付怡然。

    400 《早過牛頭嶺》 宋·方回

    吾行十余里,未有一人行。
    不見炊煙起,唯聞野水鳴。
    日輪山罅出,露點草頭明。
    處處防豺虎,田家晏始耕。

    * 關于煙炊的詩詞 描寫煙炊的詩詞 帶有煙炊的詩詞 包含煙炊的古詩詞(4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