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灶的詩詞(272首)

    221 《經進百韻詩》 宋·岳珂

    永佑當臨御,重熙極泰亨。
    物窮隍土復,地大蘗牙萌。
    蕞爾瀛懦圖,違吾海上盟。
    烽煙昏九土,氛霧塞三精。

    222 《題九鯉湖》 宋·王邁

    仙人蟬蛻幾經年,山水勝處今依然。
    長驅九龍叱雷電,高跨九鯉升云煙。
    武夷九曲就幻相,靈砂九轉成丹鉛。
    黃雞白犬得字砥,翩翩高舉紅輪邊。

    223 《紹慶府教廳瑞麥》 宋·陽枋

    耕稼問黔巑,禾黍慳培塿。
    秀實僅有之,嘉祥藐烏睹。
    府主金華仙,農事躬緬縷。
    暖律笑吹鄒,長府肯為魯。

    224 《和趙知錄韻三首》 宋·吳潛

    黑風吹海屑銀濤,莫辨秦瑰與楚瑤。
    煮水煎茶還我輩,灶煙文武火須調。

    225 《和前人小桃源韻》 宋·王柏

    二初何如人,夫豈古隱士。
    道成遡泬寥,羊臥不再起。
    鸞鶴舞松聲,蕭騷快心耳。
    金灶清塵生,余丹不輕委。

    226 《楊州宴交代丘總領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騑騑牡駕暫臨邊,淮海東頭護玉旃。
    春滿四郊耕谷雨,云屯萬灶飽炊煙。
    平山柳絮隨絲轡,新水桃共颺采船。
    瀲滟一杯拚卻醉,明朝有詔侍甘泉。

    227 《庚子祈雨蔣山贈月老》 宋·李曾伯

    欲知計寺金谷吏,便是鐘山粥飯頭。
    爾欲朝朝動魚鼓,我期日日飽貔貅。
    幾為曉灶炊煙喜,又作秋田渴雨憂。
    自有寶公能辦供,元憑心上細推求。

    228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戶過,禽哢隔溪聞。
    野徑忙穿屐,山泥盡濺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紛紛。

    229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230 《送少卿奉使淮西》 宋·方岳

    金兵據城堅如石,韃人人關平如席。
    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軍中羽書急。
    符麟留鑰漢宗姓,風鶴為兵謝安侄。
    貔貅野宿日增灶,鼪鼯陸梁夜鳴鏑。

    231 《西樵巖》 宋·李昴英

    巨石卷阿駕半天,樵山風景豈虛傳。
    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
    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
    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232 《憐貓示內》 宋·陳著

    黑花一銜蟬,畜之今幾年。
    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
    一臠亦割啗,分與眠席眠。
    邇來主人出,出久廚無煙。

    233 《次韻答樊伯撝見拉釣》 宋·陳著

    好共溪山結晚緣,竹枝深夜響漁椽。
    風清月朗滄溟外,魚躍鳶飛枕幾邊。
    茶灶煙銷回野艇,竹竿霜冷釣秋天。
    少年孟浪東西走,衰病于今恥復然。

    234 《次楊監簿上陳守賑災韻》 宋·姚勉

    稻田碁局分郊區,人煙盡障聯城隅。
    新秧入夏種俱了,一色秀綠連天鋪。
    年豐正為憂國愿,雨霪忽動民愁吁。
    浪浪竹瓦日鳴瀑,爛爛苔砌長跳珠。

    235 《和瞻甫韻》 宋·胡仲弓

    住在壺中小有天,故山猿鶴作忘年。
    云歸每失碁盤石,人去不生凡灶煙。
    肯信玉華空有洞,自貧黃粟便無仙。
    我來立盡斜陽暮,猶撚吟髭風月邊。

    236 《次韻湯叔遜謝筆墨長句》 宋·馬廷鸞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終窮,清輝靈氣斗牛充。
    我從公家二老話此事,寒更支坐燭跋紅。

    237 《上陵》 宋·趙文

    上古陵,古陵無可上。
    苔雨繡澀,草煙棲愴。
    鴟鸮鳴荒林,狐貍穴空壙。
    豐碑去梁何處津,堲周作灶誰家煬。
    不如東鄰一抔土,樵牧侵陵白官府。

    238 《題高房山寫山村圖卷》 宋·仇遠

    我家仇山陽,昔有數椽屋。
    誤落塵市間,讀書學干祿。
    井枯灶煙絕,況復問松菊。
    如此五十年,一出不可復。

    239 《午睡》 宋·董嗣杲

    茶灶煙沉午睡遲,故山云遠思依依。
    桑麻得雨侵檐長,燕譽臨風掠水飛。
    簪帽無花徒繞砌,探瓶有粟且扃扉。
    翔空何處胎仙唳,華表當年識令威。

    240 《龍泓洞》 宋·董嗣杲

    葛翁行滿赤烏年,丹灶離披已絕煙,龍在此泓誰可見,路通別邑自相傳。
    樹頭雷雨遺神火,巖腹莓苔帶海涎。

    * 關于煙灶的詩詞 描寫煙灶的詩詞 帶有煙灶的詩詞 包含煙灶的古詩詞(2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