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煙息的詩詞(825首)

    421 《桃源》 宋·古汴高士

    山前溪是當時水,源上桃非舊日花。
    多是漁郎露消息,洞門從此鎖煙霞。

    422 《題智寶院》 宋·胡珵

    六代煙塵息,千年象教尊。
    衣冠悲故里,聚落見荒村。

    423 《淵靚亭》 宋·黃伯固

    江山無古今,闡發自我輩。
    心期得地勝,有目皆一快。
    負郭西繚川,眾流翕以匯。
    水光開三面,結屋此其最。

    424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宋·黃鑒

    城闕厭紛華,山泉樂清適。
    瞥然浮杯歸,遠思浩無極。
    珍篇藹畫憑,凈義留泰譯。
    平生霧霞衣,倏變蘭蒲色。

    425 《寄贈宣義大師》 宋·賈玭

    篆寫千文邁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陰。
    兩朝雨露書中得,滿篋詩章物外尋。
    衡岳水云長掛夢,帝城煙月不關心。
    西游去事無消息,想共陳摶一處吟。

    426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427 《送吳將軍元瑜》 宋·李芬

    秦皇寤寐茅盈語,銳意長生欲輕舉。
    徐福藥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佇。
    東西日月秋復春,海變桑田更幾人。
    忽思重看舊寰宇,驂鸞直下江淮濱。

    428 《澹山巖》 宋·李建中

    常思羽衣人,宅此巖崖傍。
    □□通大道,玄關掩中黃。
    古樸宮殿□,偃亞松桂香。
    洞戶漏夕月,木罅生□陽。

    429 《世子燕席索詩》 宋·李思衍

    乾坤氣連會貞元,皓月騰空息癉煙。
    北闕星馳新誥命,南郊春轉舊山川。
    存誠乃可必事帝,保國無如是畏天。
    光覲紫宸歸化錦,山河帶礪保千年。

    430 《便民詩上顏正叔宣慰廣東》 宋·李肖龍

    枯苗一著雨,田疇綠芊芊。
    蟄蟲一逢春,窟穴聲闐闐。
    馀民望小定,甚于饑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431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432 《病鶴》 宋·林賓旸

    松梢秋氣怯霜衣,猶為山人守石扉。
    仙國靈丹無處覓,故鄉華表幾時歸。
    心知海上云霄□,眼見林間燕雀飛。
    卻恨吹臺消息斷,草煙城郭照斜暉。

    433 《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宋·林憲

    一榻江色近,夜氣欲空蒙。
    柔櫓晚潮上,寒燈深樹中。
    四山杳煙霧,月華忽陵空。
    我亦眾念息,簾影空玲瓏。

    434 《方廣道中半嶺少憩次敬夫韻》 宋·林用中

    嶺峻山高且息肩,芒鞋踏破野云煙。
    須臾直入止方去,又是乾坤一洞天。

    435 《登黃山》 宋·魯宗道

    三十六峰凝翠靄,數千馀仞鎖嵐煙。
    軒皇去后無消息,白鹿青牛何處眠。

    436 《送胡季昭二首》 宋·羅茂良

    好讀床頭易一編,盈虛消息總天然。
    崢嶸齒頰皆冰雪,肯怕炎言有瘴煙。

    437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438 《何仙姑祠》 宋·梅蟠

    昔聞謝自然,今祠何女仙。
    昌黎久不作,奇事相留傳。
    當其始生時,紫云光燭天。
    煉服云母丹,紅玉飛瓊煙。

    439 《大滌洞天留題》 宋·樸子文

    不得入壺中,不知有洞天。
    未許涉弱水,蓬瀛名空傳。
    洞霄古真境,九鎖開其先。
    靈殿拱嘉樹,奇巖漱飛泉。

    440 《夜游黃鶴樓遇道人》 宋·饒廷直

    黃鶴樓前秋月寒,樓前江闊煙漫漫。
    夜深人散萬籟息,獨對清影憑闌干。
    一聲長嘯肅天宇,知是餐霞御風侶。
    多生曾結香火緣,邂逅相逢意相語,

    * 關于煙息的詩詞 描寫煙息的詩詞 帶有煙息的詩詞 包含煙息的古詩詞(8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