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燭曉堂的詩詞(76首)

    61 《秋風辭送梁生》 明·陶安

    涼飆蕩平野,遠送賓鴻翔。
    蕭蕭西北來,草木忽變黃。
    不惜草木衰,寒入客子裳。
    曉窗凋鬢影,夜堂搖燭光。

    6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63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詩為孔平仲作?》 宋·蘇軾

    紅窗小泣低聲怨,永夕春寒斗帳空。
    中酒落花飛絮亂,曉鶯啼破夢匆匆。
    同誰更倚閑窗繡,落日紅扉小院深。
    東復西流分水嶺,恨無愁續斷弦琴。

    64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65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 宋·蘇軾

    清溪到山盡,飛路盤空小。
    紅亭與白塔,隱見喬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絕寄云表。
    洞庭在北戶,云水天渺渺。

    66 《歸國謠·香玉》 唐·溫庭筠

    香玉,翠鳳寶釵垂□□。
    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淥。
    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
    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67 《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宋·秦觀

    宮腰裊裊翠鬟松,夜堂深處逢。
    無端銀燭殞秋風,靈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無窮,星河沈曉空。
    隴頭流水各西東,佳期如夢中。

    68 《春雪二首》 宋·張耒

    春云驕不行,凍雨作飛雪。
    夜深歸無燭,已覺馬蹄滑。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
    堂寒曉附火,檐滴更清絕。

    69 《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宋·黃庭堅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70 《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 明·高啟

    青帝行春氣初播,云沍余陰苦難破。
    江頭碧草生未長,戰馬寒嘶龁殘莝。
    炊煙泠落雨中濕,鄰屋時聞有啼餓。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書勤自課。

    71 《依韻和邵太子文兄八月總章朝歸長句》 宋·晁說之

    東皇受籙增嘉運,曉坐明堂夜拜章。
    玉燭千年承瑞露,金龍萬國鎮青霜。
    風來紫極簫聲靜,人在丹臺佩影涼。
    與子飄零逢盛旦,獨無藻思頌瑤光。

    72 《無題二首》 宋·楊億

    露冷星翻月上弦,九枝銀燭照金鈿。
    應知韓掾偷香夜,猶記潘郎擲果年。
    天上明河雖可望,苑中高柳未經眠。
    烏啼人散青樓曉,堂下輕風轉莢錢。

    73 《奉酬才元席上所賦前韻》 宋·張元干

    夜飲華堂燭屢灰,暗香浮處數枝梅。
    坐中一笑對三粲,客里此歡能幾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歸時還是曉鐘催。
    露濃月白溪橋路,但記群山翠作堆。

    74 《陪權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 宋·鄭剛中

    符公寄郡理,犀刃不可觸。
    白書庭無訟,一切就整蕭。
    秋風九月涼,閑暇顧僚屬。
    謂茲落帽會,千載有賢躅。

    75 《醉歌》 宋·劉學箕

    讀書求見古人心,閉門不知青春深。
    夜來東風掃浮云,曉光薄林生遙岑。
    搜尋不覺出門去,綠暗溪邊楊柳路。
    詩章立顧不復作,會景那知自成句。

    76 《簡喻叔奇工部沈無隱寺簿》 宋·張镃

    園居懶成癖,駕言何所之。
    出門無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范圍。
    氣增坐車熱,旋換白鹿騎。
    不須攜古囊,詩句隨雪飛。

    * 關于燭曉堂的詩詞 描寫燭曉堂的詩詞 帶有燭曉堂的詩詞 包含燭曉堂的古詩詞(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