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燭映的詩詞(192首)

    21 《玉燭新·養高梓里》 宋·無名氏

    養高梓里,袖手珍祠,太平五福人物。
    自是昔年,場屋文章舊豪杰。
    詩書平生事業。
    問造物、為誰慳惜。

    22 《次山房贈阮尉燭詩韻》 宋·何夢桂

    翩翩佳公子,青絲絡白顛。
    黃綬映春花,來作吏隱仙。
    鳴琴鎮白下,賦劍起通泉。
    誰分讀書燭,良價重蠟鞭。

    23 《無夢令·物外茅齋映竹》 元·馬鈺

    物外茅齋映竹。
    一飽殘羹冷粥。
    樂亦在其中,記得風仙叮囑。
    叮囑。
    叮囑。
    保養靈明性燭。

    24 《王氏園置燭觀梅》 宋·李復

    堂前梅樹花初遍,露坐看花對夕風。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燈入素光中。
    亂爭短發愁邊白,清映衰顏酒后紅。
    醉眼卻來尋不見,只疑林月碎玲瓏。

    25 《句》 唐·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
    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
    (《落花》)

    26 《雜詩》 唐·王維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
    楚國無如妾,秦家自有夫。
    對人傳玉腕,映燭解羅襦。
    人見東方騎,皆言夫婿殊。
    持謝金吾子,煩君提玉壺。

    27 《夜觀妓》 唐·儲光羲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
    嬌童攜錦薦,侍女整羅衣。
    花映垂鬟轉,香迎步履飛。
    徐徐斂長袖,雙燭送將歸。

    28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29 《陪群公龍岡寺泛舟(得盤字)》 唐·岑參

    漢水天一色,寺樓波底看。
    鐘鳴長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見山火,隔簾聞夜灘。
    紫鱗掣芳餌,紅燭然金盤。
    良友興正愜,勝游情未闌。
    此中堪倒載,須盡主人歡。

    30 《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得時字)》 唐·岑參

    嬌歌急管雜青絲,銀燭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辭。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馬去遲。
    寄聲報爾山翁道,今日河南勝昔時。

    31 《詠螢》 唐·李嘉祐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32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 唐·杜甫

    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
    虛名但蒙寒溫問,泛愛不救溝壑辱。
    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33 《與永樂諸公夜泛黃河作》 唐·閻防

    煙深載酒入,但覺暮川虛。
    映水見山火,鳴榔聞夜漁。
    愛茲山水趣,忽與人世疏。
    無暇然官燭,中流有望舒。

    34 《早朝》 唐·耿湋

    鐘鼓馀聲里,千官向紫微。
    冒寒人語少,乘月燭來稀。
    清漏聞馳道,輕霞映瑣闈。
    猶看嘶馬處,未啟掖垣扉。

    35 《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 唐·權德輿

    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無奈花深處,流鶯三數聲。
    蘭橈畫舸轉花塘,水映風搖路漸香。
    任興不知行近遠,更憐微月照鳴榔。

    36 《放歌行》 唐·權德輿

    夕陽不駐東流急,榮名貴在當年立。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
    拂衣西笑出東山,君臣道合俄頃間。

    寫景

    37 《玉臺體十二首》 唐·權德輿

    鸞啼蘭已紅,見出鳳城東。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風。
    情來不自覺,暗駐五花驄。
    嬋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

    38 《月宮詞》 唐·楊巨源

    宮中月明何所似,如積如流滿田地。
    迥過前殿曾學眉,回照長門慣催淚。
    昭陽昨夜秋風來。

    39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韻》 唐·楊巨源

    割愛天文動,敦和國步安。
    仙姿歸舊好,戎意結新歡。
    并命瞻鹓鷺,同心揖蕙蘭。
    玉簫臨祖帳,金榜引征鞍。

    送別思念友情

    40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唐·韓愈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
    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
    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 關于燭映的詩詞 描寫燭映的詩詞 帶有燭映的詩詞 包含燭映的古詩詞(1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