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燭天的詩詞(1426首)
841
《和師召太常留別韻》 明·董越
地近蓬萊尺五天,青綾番直記當年。
多才已獻《長楊賦》,感舊頻歌《伐木》篇。
燭秉夜闌真夢寐,車當明發且留連。
晨霜匹馬趨朝路,卻憶南州正晏眠。
842
《觀燈篇》 明·馮琦
帝握千秋歷,天開萬國歡。
鶯花周正月,燈火漢長安。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845
《烏夜啼·石頭城上烏》 明·郭奎
石頭城上烏,遙夜鳴相呼。
紫清道士有兩樹,烏啼不離樹高處。
千聲啞啞復萬聲,中堂酒闌夢未成。
呼童把燭起開戶,照樹惟恐鄰人驚。
846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847
《棗亭春晚》 明·揭軌
昨日花始開,今日花已滿。
倚樹聽嚶嚶,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無期,青春忽已晚。
寫盡錦箋長,燒殘紅燭短。
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際遠。
850
《白云海》 明·瞿榮智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山之心。
有時隨龍去東海,倏焉永宇團秋陰。
英英不來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
851
《到芊原志喜》 明·林俊
眼前三日是回程,萬死天容脫此生。
官燭對床翻老淚,城笳落耳誤邊聲。
峽江今度風波隔,驛使初傳猿鳥驚。
臥病老臣無氣力,勉叉雙手賀升平。
853
《春夜省內寓直》 明·劉繪
月轉周廬映宿光,煙飄漢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黃門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鐘報知長樂,戶外鈴懸是建章。
銀浦初飛披南館,羽林宿衛周廬滿。
854
《看花吟》 明·劉溥
白日已墮地,回光燭青天。
人生時景只如此,莫將眉目夸盛年。
花開容易落,花落難復開。
開落竟誰有,對之心為摧。
855
《十五夜》 明·劉英
一派春深送管弦,九衢燈燭上薰天。
風回鰲背星球亂,云散魚鱗璧月圓。
逐陣馬翻塵似海,踏歌人盼夜如年。
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858
《登太倉衛樓》 明·陸容
炎歊何可避,爽塏自應尋。
樓閣新兵衛,觀游愜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勢環江海,星纏右昴參。
* 關于燭天的詩詞 描寫燭天的詩詞 帶有燭天的詩詞 包含燭天的古詩詞(14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