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燭華的詩詞(611首)

    81 《觀早朝》 唐·韋應物

    伐鼓通嚴城,車馬溢廣躔。
    煌煌列明燭,朝服照華鮮。
    金門杳深沉,尚聽清漏傳。
    河漢忽已沒,司閽啟晨關。

    82 《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唐·岑參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
    色借玉珂迷曉騎,光添銀燭晃朝衣。
    西山落月臨天仗,北闕晴云捧禁闈。
    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

    民謠兒童鄉村生活

    83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唐·杜甫

    白日照舟師,朱旗散廣川。
    群公餞南伯,肅肅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義均骨肉地,懷抱罄所宣。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送別詠物寫草

    84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唐·杜甫

    賢豪贊經綸,功成空名垂。
    子孫不振耀,歷代皆有之。
    鄭公四葉孫,長大常苦饑。
    眾中見毛骨,猶是麒麟兒。

    85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凡三十韻》 唐·杜甫

    大雅何寥闊,斯人尚典刑。
    交期余潦倒,材力爾精靈。
    二子聲同日,諸生困一經。
    文章開穾奧,遷擢潤朝廷。

    86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唐·杜甫

    衡岳啼猿里,巴州鳥道邊。
    故人俱不利,謫宦兩悠然。
    開辟乾坤正,榮枯雨露偏。
    長沙才子遠,釣瀨客星懸。

    87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簡李公二首》 唐·杜甫

    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
    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

    88 《夜宴石魚湖作》 唐·元結

    風霜雖慘然,出游熙天正。
    登臨日暮歸,置酒湖上亭。
    高燭照泉深,光華溢軒楹。
    如見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89 《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唐·令狐峘

    肅肅先師廟,依依胄子群。
    滿庭陳舊禮,開戶拜清芬。
    萬舞當華燭,簫韶入翠云。
    頌歌清曉聽,雅吹度風聞。
    澹泊調元氣,中和美圣君。
    唯馀東魯客,蹈舞向南熏。

    90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采蠟一章》 唐·顧況

    (采蠟,怨奢也。
    荒巖之間,有以纊蒙其身。
    腰藤造險,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應,則上舍藤而下沈壑。

    樂府豪邁

    91 《游子吟》 唐·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92 《烏啼曲二首》 唐·顧況

    玉房掣鎖聲翻葉,銀箭添泉繞霜堞。
    畢逋撥剌月銜城,八九雛飛其母驚。
    此是天上老鴉鳴,人間老鴉無此聲。

    93 《寒食日恩賜火》 唐·竇叔向

    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
    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

    94 《東山月下懷友人》 唐·竇群

    東山多喬木,月午始蒼蒼。
    雖殊碧海狀,愛此青苔光。
    高下滅華燭,參差啟洞房。
    佳人夢馀思,寶瑟愁應商。

    詠史懷古

    95 《白苧詞》 唐·戴叔倫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
    吳王扶頭酒初醒,秉燭張筵樂清景。
    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96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唐·王濯

    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轉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
    焰迎紅蕊發,煙染綠條春。
    助律和風早,添爐暖氣新。
    誰憐一寒士,猶望照東鄰。

    97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唐·武元衡

    旬休屏戎事,涼雨北窗眠。
    江城一夜雨,萬里繞山川。
    草木散幽氣,池塘鳴早蟬。
    妍芳落春后,旅思生秋前。

    98 《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唐·武元衡

    原憲素非貧,嵇康自寡欲。
    守道識通窮,達命齊榮辱。
    庭梧變蔥蒨,籬菊揚芳馥。
    墜葉翻夕霜,高堂瞬華燭。

    99 《省試恩賜耆老布帛(一作崔宗詩)》 唐·李絳

    渙汗中天發,殊私海外存。
    衰顏逢圣代,華發受皇恩。
    燭物明堯日,垂衣辟禹門。
    惜時悲落景,賜帛慰馀魂。
    厚澤沾翔泳,微生保子孫。
    盛明今尚齒,歡奉九衢樽。

    100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唐·權德輿

    夙駕趨北闕,曉星啟東方。
    鳴騶分騎吏,列燭散康莊。
    照灼華簪并,逶迤綺陌長。
    腰金初辨色,噴玉自生光。
    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 關于燭華的詩詞 描寫燭華的詩詞 帶有燭華的詩詞 包含燭華的古詩詞(6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