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烈山的詩詞(547首)

    281 《過彭城》 明·陳汝言

    畫角吹殘曉月明,官船撾鼓發彭城。
    山峰北去青如染,河水東來勢若傾。
    兩岸菰蒲天共遠,幾家村落屋初成。
    長歌激烈空懷古,亞父墻頭草又生。

    282 《過露筋祠》 明·程烈

    古廟清淮口,相傳烈女祠。
    孤舟不同載,行露有深悲。
    日向菰蒲落,山隨洲渚移。
    千秋一感慨,為誦浣紗詞。

    283 《效古》 明·豐坊

    我行逢暮春,惆悵辭山阿。
    鶯花徒爛熳,光陰已無多。
    慊慊城烏謠,烈烈耕田歌。
    椅梧生高崗,浮云蔽其柯。
    豈無鸞與鶴,悲鳴將若何。

    284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285 《謁康陵》 明·顧夢圭

    早霧籠山暝,新松匝殿稠。
    三邊余武烈,八駿想神游。
    花萼皇情遠,衣冠歲事修。
    傷心大官酒,猶得獻千秋。

    286 《遼陽行寄王子幻》 明·顧養謙

    八月遼陽北風烈,萬樹秋濤卷黃葉。
    青天凈洗浮云空,朔漠一掃胡塵滅。
    幾回回首江南游,題詩卻憶三年別。
    三年別君音信稀,故人念余余更切。

    287 《玄明宮行》 明·韓邦靖

    長安送客城東道,柳葉楊花春正早。
    玄明宮前下馬時,一片煙光長萋草。
    宮中道士邀我入,素果清茶日未昃。
    白河東下楚城西,指點湖山三嘆息。

    288 《得也字戲為解嘲六言二十八韻示汝載》 明·韓上桂

    卿相事業彼哉,簟瓢道味回也。
    關門仙客騎牛,塞上老翁失馬。
    夷甫立名非真,偃師構象是假。
    機性能忘灌畦,忮心不怨飄瓦。

    289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290 《題蘇李泣別圖》 明·何喬新

    黃云黯欲暮,歸騎慘將發。
    釃酒上河梁,羞與故人別。
    后會不可期,請與君永訣。
    祁連山前箭,沙漠窖中雪。

    291 《貞母阡》 明·胡奎

    石門山前箭如雨,朝別良人暮為□。
    石門山下百尺泉,一日身死哀千年。
    至今石門山下路,人稱烈婦禹家□。
    墓前斜日一僧歸,即是當年十歲兒。

    292 《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明·皇甫沖

    將進酒,解雙璧,敝裘羸馬長安陌。
    長安甕頭香可憐,一飲須當盡一石。
    手引六博狂叫呼,當盤一擲得五白。
    千古興亡亦爾爾,眼前得喪何曾惜。

    293 《白頭吟》 明·黃肅

    長絲弦聲緩,短絲弦聲急。
    長短苦不齊,抱取向郎泣。
    明明皓月,三五圓缺。
    念我所思,中道而別。

    294 《時事》 明·藍智

    太府城隍廢,疲民井邑空。
    舞干非舜日,斬木有秦風。
    烽火蒼茫外,江山感慨中。
    悲歌看古劍,激烈想英雄。

    295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296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297 《七夕對月懷藍明之黃彥美蔣師文先生》 明·劉炳

    碧梧金井生早秋,北斗斜掛銀河流。
    鵲橋靈車儼若渡,織女有約期牽牛。
    古傳此事不可詰,五云仿佛聞笙球。
    搴衣舉酒酹明月,起舞激烈心悠悠。

    298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299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300 《送陳太守之開封》 明·羅玘

    濁流亙混混,古有辟其郛。
    茲維天地中,九州交逵衢。
    尹實冠中夏,奚與百郡俱。
    四十守令下,吏前合云鋪。

    * 關于烈山的詩詞 描寫烈山的詩詞 帶有烈山的詩詞 包含烈山的古詩詞(5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