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點紙的詩詞(148首)

    101 《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 宋·洪咨夔

    大徑山高寺山巔,小徑山深寺山趾。
    辛夷花開數點雨,艾納香空半泓水。
    新新故故自樓閣,下下高高各窗幾。
    二三各公詩一束,八十老衲畫幾紙。

    102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
    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

    103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104 《端午述懷》 宋·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105 《華陽堂二詠》 宋·白玉蟾

    不著人間一點塵,滿堂盡是學仙人。
    衣衫總帶煙霞色,杖屨相隨云水身。
    鐵笛橫吹滄海月,紙袍包盡洞天春。
    而今會聚十方客,認看何人是洞賓。

    106 《畫中眾仙歌》 宋·白玉蟾

    不與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脫手。
    一點凝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
    獻之興來拈起筆,筆如解飛自鉤掣。
    戲染松煙作牸牛,脫似偃角眠沙丘。

    107 《贈畫魚者》 宋·白玉蟾

    昔日僧繇所畫魚,三十六鱗依翠浦。
    徐高畫中多畫魚,鼓鱗揚鬣今為圖。
    古人妙畫猶不朽,今人妙處古未有。
    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畫魚第一手。

    108 《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宋·蘇轍

    燈光欲凝不驚風,月色初睛若發蒙。
    羈客不眠詩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滅,野水芙蓉亂白紅。
    知欲訪僧同寂寂,應憐病懶畏燭燭。

    109 《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宋·蘇轍

    宿雨初乾試火城,端居無計伴游行。
    厭看門外繁星動,想見僧窗一點明。
    老罷逢春無樂事,夢回孤枕有鄉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紙家書百鎰輕。

    110 《三峰王耿殿丞將移陜下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宋·魏野

    君移棠樹民皆喜,我住東郊卻懶夸。
    拙性怕逢詩債主,病身愁見酒讎家。
    郢詞溫潤如絲雨,蜀紙鮮明似綺霞。
    況是已經仙手和,點頭空使角冠斜。

    111 《冬至后雪》 宋·葛立方

    客寐失通宵,寒聲動泬寥。
    云容頹玉宇,雪陣攪層霄。
    點點楷灰落,亭亭柳絮飄。
    文窗斜擊紙,老樹巧裝條。

    112 《寄竹隱先生孫應時》 宋·劉過

    竹湖人之英,劇縣勇自試。
    三年川桃李,遣愛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謂吾公之子。
    獨有督郵嫌,見謂不事事。

    113 《鶯啼序》 宋·吳文英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
    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
    聽銀床聲細。

    愛情荷花

    114 《秋日山居圖》 明·唐寅

    日長深閉草廬眠,席下猶余紙里錢。
    點檢雞棲牛縛草,夜來有虎飲山泉。

    115 《遺吳沖卿大饗碑文》 宋·韓維

    蒼碑剝龍螭,突兀古殿側。
    世變文字異,歲久苔蘚蝕。
    諒非好事者,塵土未嘗拭。
    我來仰首看,百過不自息。

    116 《題蘊忠上人歙硯》 宋·強至

    山僧有硯名龍尾,此石來從歙溪水。
    通明直可照發毛,瑩滑不容安手指。
    案上長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
    蒼然顏色涵秋波,不學端州夸嫩紫。

    117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宋·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118 《示能仁長老祖秀》 宋·胡寅

    此世示可出,太虛無古今。
    一塵絕點染,萬象羅蕭森。
    白云從何來,舒卷亦無心。
    流風散遠影,花雨釋重陰。

    119 《和林大任勸耕》 宋·吳芾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
    野人一睹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
    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120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 關于點紙的詩詞 描寫點紙的詩詞 帶有點紙的詩詞 包含點紙的古詩詞(1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