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點破的詩詞(577首)

    81 《洞仙歌·斷云疏雨》 宋·無名氏

    斷云疏雨,冷落空山道。
    匹馬駸駸又重到。
    望孤村,兩三間、茅屋疏籬,溪水畔、一簇蘆花晚照。
    尋思行樂地,事去無痕,回首湘波與天杳。

    82 《秦樓月/憶秦娥》 宋·無名氏

    □□□。
    □□□□□□□。
    □□□。
    □□□□,□□□□。
    白鷗飛下屏山曲。
    行人點破秋郊綠。
    秋郊綠。
    細看重詠,怎生得足。

    83 《遍地錦》 宋·無名氏

    吾本當初本姓孫。
    馬家門下結婚姻。
    因為先師點破心。
    各自分頭覓主

    84 《喜團圓》 宋·無名氏

    輕攢碎玉,玲瓏竹外,脫去繁華。
    尤殢東君,最先點破,壓倒群花。
    瘦影生香,黃昏月館,清淺溪沙。
    仙標淡佇,偏宜么鳳,肯帶棲鴉。

    85 《送通判黃國博入浙》 宋·梅堯臣

    西風半空鳴且號,吳天點破吳鴻高。
    東溪車馬走送客,白露衰蘭輕若毛。
    客當西歸乃東去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觀洪濤。
    洗蕩生前邑邑不平氣,付與滄海之水隨滔滔,

    86 《楊花》 宋·洪咨夔

    舊雨人無半跡來,惺惺獨坐眼慵開。
    卻嫌飛絮猶多事,點破門前一徑苔。

    87 《謹和老人蓮桂二絕》 宋·洪咨夔

    點破秋光數葉荷,水清時見小魚過。
    渟涵風露三更足,收拾江湖萬頃多。

    88 《題棲鳳亭四首》 宋·白玉蟾

    聲傳琴瑟風生枕,影瀉瑯玕月滿庭。
    白鳳飛來枝外宿,夜深點破一林青。

    89 《棘隱壁三首》 宋·白玉蟾

    碧草正春風,雨晴竹落涕。
    白鳥忽飛來,點破一山翠。

    90 《樓前雨霽》 宋·白玉蟾

    飛廉驅鐵騎,萬雨飛落地。
    煙淡松自蒼,風起竹似醉。
    倚窗橫膝琴,政有作詩意。
    白鳥忽飛來,點破一山翠。

    91 《題凈明軒》 宋·白玉蟾

    凈幾明窗興味濃,老僧心下萬緣空。
    黃鸝睡起搖開竹,白鶴飛來點破松。
    些子溪山藏夜月,無邊花柳惱春風。
    真如般若頭頭是,坐斷蒲團子細窮。

    92 《燕巖行》 宋·白玉蟾

    有客來從天竺峰,渡溪恰趁一篙風。
    秋風著力送行李,吹入燕巖松竹里。
    松竹凄凄天作秋,空來空去空中浮。
    高巖萬丈聳空碧,仙翁騎鶴去無跡。

    93 《題梅齋》 宋·鄧肅

    江邊蘆葦風颼颼,東君一點破寒愁。
    窗間疏影橫春瘦,枕上冷香尋夢幽。
    夜半竹折驚殘雪,醉起捲簾千山月。
    肺腑洗空龍麝腥,落筆天香斗清絕。

    94 《石軒席上分韻得石字》 宋·胡仲弓

    解衣坐虛窗,夜闌萬籟寂。
    月出東南隅,照我樓半壁。
    對影欲起舞,袖短不成拍。
    浩歌慰心賞,歡聲動金石。

    95 《矮齋雜詠二十首·水禽》 宋·華岳

    一曲漁歌古渡頭,幾多鷗鷺起汀洲。
    西風吹散瑤池雪,點破長天萬里秋。

    96 《嚴陵方巾》 宋·華岳

    浮云掃盡天宇清,千花萬花開錦屏。
    好風吹皺一池綠,白鳥點破千山青。
    客行五里復五里,兩眼丹青間紅紫。
    杖屨不知行路難,人在江南圖畫裹。

    97 《和王文州梅花韻》 宋·王炎

    何處東風發春早,先傍梅花試天巧。
    新陽一點破雪霜,春意將回可前料。
    天公乞我人日晴,新年屈指將浹旬。
    老懷不似少時好,對花默默仍循循。

    98 《滿庭芳 迷棋引》 元·馬鈺

    口*謾人,手談胡指,暗懷奸狡心腸。
    只圖自活,一任你咱亡。
    得勝無聲之樂,笑他家、不哭之喪。
    無慈念,殺心打劫,一向騁乖張。

    99 《減字木蘭花·深根固蒂》 元·侯善淵

    深根固蒂。
    天寶流霞光滿濟。
    返照連天。
    冉冉程程玄又玄。
    無生無滅。
    湛湛孤然明皎潔。
    昕散云寥。
    點破清虛上九霄。

    100 《林高士隱居》 宋·黃庚

    家住西湖深更深,古松隱裹禮茅君。
    白猿攀樹藤花落,點破巖前一地云。

    * 關于點破的詩詞 描寫點破的詩詞 帶有點破的詩詞 包含點破的古詩詞(5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