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點目的詩詞(353首)

    221 《贈梅谷相士》 宋·文天祥

    當年壽陽額,春風點顏色。
    后來廣平腸,冰雪峙氣骨。
    世人識花面,識花還自淺。
    花有歲寒心,清貞堅百煉。

    222 《孫彥古畫風雨山水歌》 宋·張耒

    山深巖高石壁青,白日忽變天晦冥。
    黑風驅云走不停,驚電疾雨來如傾。
    山前雨點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橫。
    崩崖古樹老有靈,吼怒直與風云爭。

    223 《白月》 宋·張耒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
    豈獨耳目清,瑩洗肝膈涼。
    中夜掃寬虛,仰得天一方。
    湛碧磨青銅,精金點星茫。
    我心方無思,偃息在高堂。
    慎勿憂世故,彼昏謂汝狂。

    224 《戲贈曹子方家鳳兒》 宋·黃庭堅

    揀芽入湯獅子吼,荔子新剝女兒頰。
    鳳郎但喜風土樂,不解生愁山疊疊。
    目如點漆射清揚,歸時定自能文章。
    莫隨閩嶺三年語。
    轉卻中原萬籟簧。

    225 《與六祖長老頌》 宋·黃庭堅

    昨夜三更,有人點燭。
    燒盡十方,天堂地獄。
    不知是誰家之子,都無面目。
    但只向深草中藏,莫向孤峰上宿。
    齋時有飯,天明有粥。
    自然而得,山青水綠。

    226 《超然臺寄子瞻學士》 宋·司馬光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
    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
    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
    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227 《戲答圣俞》 宋·歐陽修

    鶴行而啄,青玉嘴,枯松腳,兔蹲而累,尖兩耳,攢四蹄。
    往往於人家高堂凈屋曾見之,錦裝玉軸掛壁垂。

    228 《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 宋·歐陽修

    岐江望平陸,百里千余嶺。
    蕭條斷煙火,莽蒼無人境。
    峰巒互前後,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歲方冷。

    229 《和徐生假山》 宋·歐陽修

    匠智無遺巧,天形極幽探。
    謂我愛山者,為山列前檐。
    頹垣不數尺,萬嶮由心潛。
    或開如斷裂,或吐似谺谽。

    230 《鶴聯句》 宋·歐陽修

    上霄降靈氣,鍾此千年禽。
    幽閑靖節性,孤高伯夷心。
    頡頻紫霄垠,飄颻滄浪潯。
    岳湛有仙姿,鈞韶無俗音。

    231 《鶴聯句》 宋·范仲淹

    上霄降靈氣,鍾此千年禽。
    幽間靖節性,孤高伯夷心。
    頡頏紫霄垠,飄飄滄浪潯。
    岳湛有仙姿,鈞韶無俗音。

    232 《暮春寄懷曹南通任寺丞》 宋·林逋

    跌蕩情懷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風。
    彈弓園圃陰森下,棋子廳堂寂靜中。
    赤腳我猶無一婢,黑頭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還勞結,目送歸飛點點鴻。

    233 《賀新郎·喜動神仙屋》 宋·無名氏

    喜動神仙屋。
    正三秋、長空月滿,又逾一宿。
    傳道垂弧當此日,緣是藍田生玉。
    更子舍、新歸婉淑。

    234 《南歌子·閣兒雖不大》 宋·無名氏

    閣兒雖不大,都無半點俗。
    窗兒根底數竿竹。
    畫展江南山景、兩三幅。
    彝鼎燒異香,膽瓶插嫩菊。
    然無事凈心目。
    共那人人相對、弈棋局。

    235 《千秋歲·園林翠幄》 宋·無名氏

    園林翠幄。
    妝點青春色。
    猶覺蓂留七葉。
    崧神今日降,產此真英杰。

    236 《無俗念·茅庵交坐》 宋·無名氏

    茅庵交坐,任清虛冷淡,心香頻*。
    認得元初真面目,萬法同歸無別。
    行若閑云,坐猶空谷,動靜成休歇。
    重玄之妙,信知擘口難說。

    237 《曲江秋》 宋·無名氏

    如何是道。
    這一點、古今尋求顛倒。
    人人有分,個個不虧少。
    皆因動念錯,染著處、便生煩惱。

    238 《西江月慢·煙籠細柳》 宋·無名氏

    煙籠細柳,映粉墻、垂絲輕裊。
    正歲稍暖律風和,裝點後苑臺沼。
    見乍開、桃若燕脂染,便須信、江南春早。
    又數枝、零亂殘花,飄滿地、未曾掃。

    239 《歸自謠·愁冉冉》 宋·無名氏

    愁冉冉。
    目送書空鴻數點。
    落霞風剪江分染。
    勝處屏云猶未掩。
    羞娥斂。
    紅潮怕上春風臉。

    240 《送張諷寺丞赴青州幕》 宋·梅堯臣

    朝廷久清明,賢相出賢牧。
    賢牧又選賢,森森備官屬。
    是以邦政修,良農播嘉谷。
    上無租賦逋,下有囷廩蓄。

    * 關于點目的詩詞 描寫點目的詩詞 帶有點目的詩詞 包含點目的古詩詞(3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