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點把點的詩詞(412首)

    381 《蘇幕遮·莫端身》 元·王哲

    莫端身,休打坐。
    擺髓搖筋,噓咽稠粘唾。
    外用修持無應和。
    贏得勞神,枉了空摧挫。
    要行行,如臥臥。
    只把心頭,一點須猜破。
    返照回光親看過。
    五色霞光,覆燾珠明顆。

    382 《卜算子 謁友不遇》 元·王哲

    曩者見張公,索寫詞中信。
    王哲今朝故故來,甚沒個人相近。
    回首跨清飚,隨足云霞趁。
    卻入全真復舊堂,把一點靈明認。

    383 《望蓬萊·真鍛練》 元·王哲

    真鍛練,驅惑去迷錯。
    踏碎月明通正路,劈開風景入玄門。
    方顯道家尊。
    無把捉,一點出昆侖。
    復住空中超造化。
    得歸物外越乾坤。
    那論若亡

    384 《紅窗*》 元·王哲

    劉悅道,誠有力。
    平等社,識來不識。
    便是道德根源,為清靜利益。
    愿公早把良因積。
    向真道、心中尋覓。
    夸則夸,秤稈端停,且莫令點滴。

    385 《帶馬行·既要修持心不曉》 元·王哲

    既要修持心不曉。
    這火院須先跳。
    猛把家緣都不要。
    元初一點,認來真所,做個惺惺了。
    欲要妻男固處妙。
    且只在紅塵罩。
    節色微財應事俏。
    慈悲廣施作均乎也,決定分分曉。

    386 《二郎神·觀塵境盡》 元·王哲

    觀塵境盡。
    總把浮名修整。
    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猶然待、巧妝馳騁。
    百歲韶華能有幾,到七十、難逃逝景。

    387 《心月照云溪》 元·王哲

    無常二字,說破教賢怕。
    百歲受區區,細思量、一場空話。
    *他火院,剛恁苦熬煎,早收心,采黃芽,藥就難酬價。
    居山寂靜、悄悄實瀟灑。

    388 《西江月 四寶》 元·王哲

    堪嘆筆硯紙墨,結繩制度規模。
    尋常寫染永成書。
    偏稱文房注疏。
    獨我搖頭不管,教大記錄元初。
    靈光一點便開舒。
    復把真如返覷。

    389 《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 元·馬鈺

    傳得清虛劍。
    心內深深點。
    木上金絲來往牽。
    馬風占。
    更把風搖?。
    卦象常推漸。
    功行時時檢。
    黃鶴沿中仙要成,馬風贍。
    日有真靈驗。

    390 《清心鏡 贈鞠得一》 元·馬鈺

    河州鞠,聽予說。
    把般般術法,便當一撇。
    論自然、大道無為,豈在乎細捏。
    清心鏡,常瑩徹。
    照破萬緣,無生無滅。
    這本來、一點元明,便

    391 《水龍吟 至元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予按部東》 元·王惲

    臨歧把酒,長歌不休,既而壺傾,猶不忍別,復聊鑣幾三十里,逾大尹而去。
    不知劉君得于予者何,而乃而相愛,因以水龍吟歌之,且酬雅厚,仍綠楊一道飛花,繡衣亂點如晴雪。
    玉瓶酒盡,陽關歌徹,未容輕發。
    綠綺論心,幾人得似,劉君風節。

    392 《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惲

    御。
    事金宣宗天與二帝,歷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宮。
    明年壬辰,鑒輅樂巡,又明年國亡于蔡,韓遂謫石抹子昭,相與流寓許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為汲令,自許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間,談及宮掖故事,感念疇昔,如隔一世而夢鈞天也,不覺泣下,予亦為之欷也。

    393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394 《五用前韻詠丹桂花》 宋·張镃

    遍看韶淑萬花林,誰似秋風巧力深。
    點注紅泥千日酒,剪裁紫磨十分金。
    色迷仙令疑勾漏,香醉姮娥忘藁砧。
    莫把釣竿煙外去,珊瑚休道海中沉。

    395 《送江西曾雪笠歌》 宋·陳普

    幾人夸詠雪,不如柳一絕。
    幾家說漁父,不如柳兩句,天陰歲晚寒江空,玉花四合為鴻蒙。
    一片清虛畫不得,孤舟一笠何精工。

    396 《有感三首》 宋·方回

    十年歸把釣魚竿,萬變惟憑冷眼看。
    白發相尋點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
    漸驚老舊遺民盡,欲問承平往事難。
    秋日未須畏殘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397 《再六次韻徐子英江樓》 宋·方回

    最愁人處最高樓,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藥不靈從老病,把茅酒在盍歸休。
    許追竹士陪梅友,肯羨蜂王慕蝶侯。
    曾點當時未舍瑟,誰知心地異由求。

    398 《次韻鮮于伯幾秋懷古體》 宋·方回

    斯人晚始識,浪走天下半。
    既將戟為髯,更用田作面。
    大材異拱把,勁翮謝籠絆。
    去年主糟丘,稍厭盆盎亂。

    399 《題東山玩月圖》 宋·黃庚

    斜陽紅盡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濤擁出爛銀盤,千里嬋娟共今夕。
    主人鄰客登東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400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 關于點把點的詩詞 描寫點把點的詩詞 帶有點把點的詩詞 包含點把點的古詩詞(4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