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炷香的詩詞(415首)

    341 《本宮投龍簡中使》 宋·夏竦

    醮罷層霄鶴吹分,夜壇香火鏤真文。
    羽人月筆封瑤檢,使者星馳下絳云。
    蕊簡薦誠川后聳,金龍傳信洞天聞。
    再三鵲尾添檀炷,為祝虛心佑圣君。

    342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陶翁出宰縣,徑去亦天真。
    閑居詩成集,古雅仍深醇。
    坡翁訪赤壁,臨流雙鬢新。
    小袖補袞手,千篇準過秦。

    343 《次韻趙帥四首》 宋·陳造

    舟子喧呼解纜忙,駝裘答颯冷禁霜。
    行分槁項新岐路,心屬毛錐舊戰場。
    談笑慣陪北海酒,馥膏擬炷后山香。
    詩筒儻肯生毛羽,飛到幽人夢蝶床。

    344 《羅提舉見和再用韻四首》 宋·陳造

    紫沉初炷爐香,青章已達寥陽。
    當有碧玉宮使,叱起河瀕臥羊。

    345 《題畢直合翻經圖三首》 宋·陳造

    中原正朔合天王,細讀遺書癭作囊。
    老子披圖揩病眼,為公重炷石爐香。

    346 《讀師文和郡侯喜雨詩次其韻》 宋·陳造

    濤波襄陵尚霖雨,龍伯不省田家苦。
    官中出鏹瘞流尸,內地之民無宅土。
    京邑本根枝外邦,渠儂枵虛闖官倉。
    流亡可飽骨可肉,縣官仁愛吏慈祥。

    347 《次韻張守四首》 宋·陳造

    新詩囊錦墮春窗,旋炷銅爐百和香。
    試握毛錐支勁敵,獨憐赤手強扶瘡。

    348 《壽范翁》 宋·吳泳

    辛夷如雪芳事闌,飛絮卷地春風酣。
    連陂和云割青麥,隔塢趁日繰紅蠶。
    今年夏氣清較早,雨后西山翠如掃。
    女兒負笈男帶鋤,夸說皇華使家好。

    349 《招潘文虎》 宋·鄭剛中

    親朋數日聞,俯仰作禮數。
    既事還書齋,妙畫倚庭柱。
    春蚓細縈紆,知子常我顧。
    坐此塵俗因,顏色阻良晤。

    350 《題雷石寺潤公環翠軒》 宋·鄭剛中

    窗外小山重疊好,陰陰松竹翠排檐。
    老人嘉我幽尋意,深炷爐香為卷簾。

    351 《曉起》 宋·鄭剛中

    昨夜花問成酩酊,今日天風吹始醒。
    爐香深炷坐中庭,獨看竹梢移午影。

    352 《涪州北巖》 宋·馮時行

    晴著春江鏡樣光,扁舟來炷佛前香。
    山從幽處亭亭綠,日倚閑邊故故長。

    353 《答郭師圣》 宋·馮時行

    問訊煩書札,情親語味長。
    是非元自定,得失已兼忘。
    洗手分僧飯,清心炷佛香。
    窮城不假給,何似水云鄉。

    354 《題扇二十四首》 宋·曹勛

    松篁交翠入幽深,道院蕭閑每遣心。
    一炷清香宜燕坐,數聲鐘磬有余音。

    355 《和皇甫先生題唯庵》 宋·曹勛

    十載重來春晚時,群峰獻秀曉風微。
    清談更讀神仙句,一炷氳香忘卻歸。

    356 《題馬仲友畫花下貓二首》 宋·李石

    花相春歸畫錦仙,輕云羃羃護花天。
    莫燒高燭三更月,自有真香一炷煙。

    357 《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 宋·李石

    烊銅作梁劍棧編,峽江百丈青云緣。
    峽山鳥道飛翩翩,蜀仙自得壺中天。
    丈人口訣誰與傳,青城一炷心香煙。
    縈藤絡蔓紫翠牽,清河鏈師天上仙。

    358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359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360 《病余兀坐偶成二絕》 宋·王之望

    病骨欒欒瘦轉加,秋風怯傍小窗紗。
    蕭然丈室維摩觀,一炷清香到日斜。

    * 關于炷香的詩詞 描寫炷香的詩詞 帶有炷香的詩詞 包含炷香的古詩詞(4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