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灶山的詩詞(436首)
82
《用韻題卓刑部樂山樓》 宋·劉克莊
城里惟樓盡見山,使君小筑可三間。
弓旌招莫返長往,爐灶壞方求大還。
及菊未荒歸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顏。
鶴書曾賺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環。
85
《聞山陽夏全之變》 宋·洪咨夔
洮湟私牘舊開邊,淮楚依然樣子傳。
抱虎寢蛟心不保,護疽諱蠱禍相挻。
河流三舍盡人血,城闔四門無灶煙。
昨夜洗兵盈尺雪,華夷齊加賀太平年。
86
《桐柏山書懷》 宋·白玉蟾
桐柏山頭避俗囂,篇詩斗酒自逍遙。
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飛泉噴石橋。
萬頃白云蒸綠野,一聲黃鶴唳青霄。
人言華頂高高處,東海蓬萊浸海潮。
89
《木山引水二首》 宋·蘇轍
引水穿墻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
亂點落池驚睡覺,半山含潤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勝滿,溢去猶能浸菊苗。
90
《木山引水二首》 宋·蘇轍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邐費公瓢。
幽泉細細流巖鼻,盆水彌彌漲海潮。
但愛堅如湖上石,誰憐收自灶中焦。
蒼崖寒溜須佳蔭,尚少冬青石繭苗。
92
《天山觀雪王昭儀相邀割駝肉》 宋·汪元量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滿目鸇鷹飛,晴天獵鴻鵠。
羈人灶無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邊來,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鐵刀,欣然割駝肉。
勿誚草堂翁,一飽死亦足。
94
《游云門山寺》 宋·李新
宰官得度卻無能,直斷曹溪一點燈。
脫體化為牛馬走,只身歸是水云僧。
晚煙破灶迷村落,桴鼓嘩空走稻塍。
弄水看山元未足,半規初月上觚棱。
95
《還山》 宋·張繼先
長年京國甚羈囚,丘壑歸來始自由。
流水有聲如共語,閑云無跡可同游。
猿依松影看丹灶,鶴與蘆花入釣舟。
如此棲遲良不惡,紅塵何事辱鳴騶。
97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98
《孫鍊士話龍虎山之勝於其行因以送之》 宋·葉適
群嶂倚天傍四環,中峰受拱低伏蹲。
云錦交流紫團外,卻注彭蠡如傾奔。
道阮已去丹灶冷,今代符行妖鬼靜。
孔師何事亦逃儒,為愛冰林雪蒙頂。
我居無山冬不雪,只受虛空滿輪月。
子能作意肯重來,更待墻東筍堪掘。
99
《寄杜北山》 宋·周弼
一曲小湖濱,幽居不厭貧。
坐容禪子憩,家就麯生鄰。
檐竹侵燈眾,籬花落灶頻。
幾時吟得句,寄與豫章人。
100
《庚子祈雨蔣山贈月老》 宋·李曾伯
欲知計寺金谷吏,便是鐘山粥飯頭。
爾欲朝朝動魚鼓,我期日日飽貔貅。
幾為曉灶炊煙喜,又作秋田渴雨憂。
自有寶公能辦供,元憑心上細推求。
* 關于灶山的詩詞 描寫灶山的詩詞 帶有灶山的詩詞 包含灶山的古詩詞(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