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灶山的詩詞(436首)
221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222
《贈郡帥郭侯》 宋·閻蒼舒
東南形勝惟揚州,介江負淮作襟喉。
有國以來幾百戰,吊古千載空悠悠。
哀哉荒主與蕩子,鈍盡鐵劍崇倡優。
迷樓九曲爛如畫,珠簾十里半上鉤。
224
《游武夷作》 宋·陳韡
閬風元不隔扃扉,桑柘筠匼匝圍。
溪貫一原藏曲折,山羅萬象欲騰飛。
仙壇起霧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
寂寂幔亭天籟息,笙簫疑向夜深歸。
225
《祈雨愛蔣常請求詩》 宋·張埴
武夷老子黃弊衣,不能一煦誅虹霓。
在家顛倒來說奇,出門有請持此歸。
龍川川上搖短藜,攔街拍手而笑之。
六月掃空炎歊飛,厚地裂透毛可吹。
227
《春懷六首》 明·孫承宗
穹廬東徙海波平,大壑魚龍臥不驚。
縣古湯泉迷舊壘,臺高望海控新旌。
鹺花萬灶歌三月,寶氣千山到五城。
何日三韓烽燧息,卻從徐福問長生。
¤
230
《重登羅浮》 宋·陳偁
十里山光翠障開,重游何事意徘徊。
石樓自向云中見,仙島誰知海上來。
丹灶尚能含日月,龍潭還解起風雷。
天南為郡空華發,十二年間到雨回。
232
《洞霄宮》 宋·陳堯叟
回合煙光疊翠屏,東南山水此為靈。
鶯花春學蓬瀛境,樓閣夜干牛斗星。
古檜森羅燒藥灶,彩云飄灑聚仙亭。
遼天俯近歸期鶴,澥谷旁連駭巨溟。
233
《沖虛觀》 宋·單縣君
雄峰峻峙煥朱明,元圣清虛此耀真。
地靜無心間日月,山高舉首近星辰。
金壇露冷青鸞舞,丹灶風清白鶴馴。
時有仙人綠云上,九霄飄忽響韶鈞。
235
《合江亭》 宋·李恭
一絲風下碧云天,亭上窗開霽色鮮。
嚴子釣臺青樹里,桐君丹灶白云邊。
千家畫棟前朝屋,百里清江過客船。
瀟灑桐廬幾興廢,野花山鳥自年年。
236
《寄化城寺》 宋·李虛己
化城金地出入群,瀑布峰前一徑分。
寶塔香燈諸洞見,石樓鐘磬半天聞。
子明丹灶封秋蘚,李白書堂鏁暮云。
欲去未能還結念,展圖時誦北山文。
237
《留題碧落洞》 宋·連希元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能。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238
《大滌洞天留題》 宋·林迪
暇日來游九鎖山,登龍踞虎恣躋攀。
方瞳皓豁小天下,仙隱清越非人間。
秘籍瓊科輝映簇,白云朱鶴鎮長閑。
洞中丹灶開還未,顧覓刀圭駐瘠顏。
239
《仙水廟》 宋·林云
天風吹我上瑤臺,滿眼煙霞掃不開。
藥灶無丹人已去,洞霄有樹鶴還來。
溪聲晴帶三秋雨,山色青無半點埃。
更愛夜深清夢斷,碧紗明月映蒼苔。
240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 關于灶山的詩詞 描寫灶山的詩詞 帶有灶山的詩詞 包含灶山的古詩詞(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