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灶人的詩詞(511首)
401
《湆淡灘》 宋·劉子翚
南來甌粵無平陸,林巒起翠波騰綠。
扶輿政恐犯霜露,買舟儻可休僮仆。
清灘白晝雷霆作,亂石驚湍犬牙錯。
平生珍重千金軀,舟子一篙那可托。
403
《天山觀雪王昭儀相邀割駝肉》 宋·汪元量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滿目鸇鷹飛,晴天獵鴻鵠。
羈人灶無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邊來,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鐵刀,欣然割駝肉。
勿誚草堂翁,一飽死亦足。
405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406
《題陸放翁賣花叟詩后》 明·劉基
君不見會稽山陰賣花叟,賣花得錢即買酒。
東方日出照紫陌,此叟已作醉鄉客。
破屋含星席作門,濕螢生灶花滿園。
五更風顛雨聲惡,不憂屋倒憂花落。
賣花叟,但愿四海無塵沙,有人賣酒仍賣花。
407
《聞蟬》 明·楊基
眉庵四十未聞道,偶于世事無所好。
尋常惟看東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
微軀之外無長物,寒暑一裘兼一帽。
妻孥屢嘆升斗絕,不獨無煙亦無灶。
408
《與陳時敏別》 明·楊基
近別會有期,遠別易慘凄。
一人失意行,眾賓顏色低。
相顧各無語,握手立大堤。
白沙飛輕煙,赤草漫路蹊。
409
《喜馬少保致政》 宋·夏竦
世機無路惱天真,心地逍遙萬象新。
久戍金河歸塞客,卻浮鯨海到家人。
靜封藥灶移文火,間看花陰上舞茵。
應笑公侯方內熱,六街奔走利名塵。
410
《江邊簡新之》 宋·吳則禮
青鞋布襪茲何時,江邊杏花渾欲飛。
銅瓶卻受斗酒許,亟呼長須令抱持。
要尋楚郎與啟齒,有底鵓鴣鳴不已。
解事提壺卻喚人,兩腳尚輕聊爾耳。
411
《次韻犒士》 宋·陳造
萬灶連連儼舊屯,朝來喜氣襲人溫。
固知除器須平日,政復毀醪亦至恩。
帝紘函春擊壘壁,使星回耀照和門。
文經武緯君王圣,汗簡須公紀治原。
412
《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宋·吳泳
君不見堯時伯禹作司空,應龍尾畫江道通。
又不見秦時李冰作太守,犀牛厭勝水晶走。
蜀江開鑿四萬八千載,二后英靈儼如在。
雖然陵谷有變遷,不響東流不曾改。
413
《田家》 宋·陳師道
雞鳴人當行,犬鳴人當歸。
秋來公事急,出處不待時。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樂,爾苦人得知。
414
《謝寇十一惠端硯》 宋·陳師道
百工營材先利器,市道居貨如作贅。
書生活計亦酸寒,斷塼半瓦寧求備。
端溪四山下龍淵,郁積中州清淑氣。
金聲玉骨石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
416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417
《張居士歌》 宋·李廌
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
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
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
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
418
《半方壺詩》 宋·李新
主人未得老三山,半作方壺憶夜壇。
鶴本令威來漢表,鳳翔蕭史下瓊欄。
到門佳客雙鳧落,入座清風六月寒。
破灶黃金已無數,定知云翼說燒丹。
419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塵寰道友萬千人,幾個虛名幾個真。
不悟汞鉛為至寶,卻將爐灶學燒銀。
內中采藥方端的,外里求丹謾苦辛。
何況迷途有迷者,不為自誤誤他人。
* 關于灶人的詩詞 描寫灶人的詩詞 帶有灶人的詩詞 包含灶人的古詩詞(5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