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靈香草的詩詞(261首)
241
《孤山路》 宋·董嗣杲
翠微四絕載蓬瀛,柳引游人入畫屏。
詩借樂天傳得遠,出因和靖隱來靈。
半空梁駕橋闌赤,一道腰分草界青。
妝點風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242
《玉宸殿并三枝牡丹歌》 宋·宋庠
中天帝圃蕃英蕤,氤氳嘉祥凝朝曦。
竹間芳種易封殖,疊萼三葩同茂枝。
慶云景宿共靈意,鴻英托寓茲為美。
華夷面內始并柯,慈孝歡心遂聯蘤。
243
《瑤津亭同窠雙頭牡丹》 宋·宋庠
太宇星津曲,靈葩帝囿中。
丹房忽三出,寶艷更雙融。
采絢仙囊露,香翻沛筑風。
柔祇寧愛寶,元化自為工。
草讓中唐瑞,蘭嗤下畹叢。
甘泉宸象洽,無獨賦青蔥。
244
《向伯恭薌林詩》 宋·王铚
楚人喻薌草,可佩復可食。
靈均楚同姓,放逐去其國。
皎皎忠良心,惕惕懼讒賊。
扁舟下滄浪,魂迷招不得。
246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247
《喜雨呈趙使君》 宋·劉黻
閏余五月即六月,一雨不來天欲裂。
邦侯赤心走群望,喚醒癡龍睡時節。
雷車鳳馭相后先,甘霔連天聲未歇。
茅檐靜聽老農語,今歲夐與他年別。
248
《晨起》 宋·王镃
青山云影亂交加,漱齒泉香帶落花。
自掃丹房看候火,旋添異草養靈砂。
249
《哭葉柘山》 宋·王镃
雨肩山聳梅花瘦,戒飲心齋要獨清。
學得晉人文更古,寫如唐帖草尤精。
青衫命欠生前貴,白發詩香死后名。
魂共靈華應不散,隨仙詔到五云城。
250
《山居即事》 宋·王镃
閑居卻笑俗人忙,又欲移門向野塘。
午爨松脂粘斧膩,曉行云氣濕衣涼。
長生瑤草成丹藥,萬歲靈藤結紫香。
林下知心時有月,黃昏相伴入藜床。
251
《方玄英故居》 宋·林景熙
艤舟鸕鶿港,白云滿高原。
借問玄英居,遺構無復存。
精靈幾百載,山鬼憑幽昏。
獨遺文字香,隱隱草樹根。
253
《傷春詞》 宋·陳棣
春風兮颸颸,春日兮遲遲。
草木秀兮原野,蘭茝芳兮水湄。
美人去兮何所,白云深兮莫窺。
望極浦兮掩淚,倚危檻兮懷思。
257
《夔州旱》 宋·李復
夔人耕山灰作土,散火滿山龜卜雨。
春日不知秋有饑,下種計粒手中數。
七月八月旱天紅,日腳散血龍似鼠。
汙邪甌窶高下荒,草根木皮何甘苦。
258
《偈頌三十四首》 宋·釋如凈
三分光陰二早過,遲日江山麗。
靈臺一點不揩磨,春風花草香。
貪生逐日區區去,泥融飛燕子。
喚不回頭爭奈何,沙暖睡鴛鴦。
259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萬壑喬松,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熱莫齊,到頂方知天下小。
260
《太后永壽寺方丈紫芝》 宋·釋行海
方丈山中草亦靈,參差小朵結菁英。
玉團紫氣晴霞淡,金縷紅光曉日明。
四皓自餐商谷穩,九莖曾見泰階平。
蟠桃春色應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 關于靈香草的詩詞 描寫靈香草的詩詞 帶有靈香草的詩詞 包含靈香草的古詩詞(2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