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靈隱的詩詞(75首)

    21 《戲贈天竺靈隱二寺寺主》 唐·權德輿

    石路泉流兩寺分,尋常鐘磬隔山聞。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巒與白云。

    22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 唐·白居易

    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
    芳情鄉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23 《留題天竺、靈隱兩寺》 唐·白居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為海榴開。
    黃紙除書到,青宮詔命催。
    僧徒多悵望,賓從亦裴回。

    24 《杭州天竺、靈隱二寺頃歲亦布衣一游…追思為詩二首》 唐·李紳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
    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

    25 《題靈隱寺皖公院》 唐·鄭巢

    山寒葉滿衣,孤鶴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為內殿期。
    嵐昏聲磬早,果熟喚猿遲。
    未得終高論,明朝更別離。

    26 《秋夜宿靈隱寺師上人》 唐·張祜

    月色荒城外,江聲野寺中。
    貧知交道薄,老信釋門空。
    露葉凋階蘚,風枝戛井桐。
    不妨無酒夜,閑話值生公。

    27 《秋夜宿靈隱寺師上人》 唐·張祜

    月色荒城外,江聲野寺中。
    貧知交道薄,老信釋門空。
    露葉凋階蘚,風枝戛井桐。
    不妨無酒夜,閑話值生公。

    28 《題杭州靈隱寺》 唐·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29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 唐·賈島

    峰前峰后寺新秋,絕頂高窗見沃洲。
    人在定中聞蟋蟀,鶴從棲處掛獼猴。
    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心憶懸帆身未遂,謝公此地昔年游。

    30 《夏日登靈隱寺后峰》 唐·方干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31 《夏日登靈隱寺后峰》 唐·方干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32 《游靈隱天竺二寺》 唐·徐夤

    丹井冷泉虛易到,兩山真界實難名。
    石和云霧蓮華氣,月過樓臺桂子清。
    騰踏回橋巡像設,羅穿曲洞出龍城。
    更憐童子呼猿去,颯颯蕭蕭下樹行。

    33 《界石守風,望天竺、靈隱二寺》 唐·皎然

    山頂東西寺,江中旦暮潮。
    歸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34 《游靈隱寺》 宋·道諫

    長吟游古寺,九里入青松。
    鳥向花間語,僧從月下逢。
    陰廊連碧殿,清磬雜疏鐘。
    回首夕陽晚,煙霞鎖亂峰。

    35 《和靈隱長老頌》 宋·宋理宗

    欲言心佛難分別,俱是精微無礙通。
    跳出千重縛不住,天涯海角任西風。

    36 靈隱蓮峰堂》 宋·孫雄飛

    堂開金色界,梵客為鉤簾。
    山影碧侵座,水聲清繞檐。
    粉云埋石腳,珠露泣松髯。
    終擬攜孤笛,憑欄喚玉蟾。

    37 《游西山同項可立宿靈隱西庵》 元·黃溍

    薄游厭人境,振策窮幽躅。
    理公所開鑿,遺跡在巖麓。
    秋杪霜葉丹,石面寒泉綠。
    仰窺條上猿,攀蘿去相逐。

    38 《虞僧儒辟谷靈隱山賦寄》 明·石頭如愚

    不飯凡僧飯圣僧,若為辟谷碧山層。
    洞云溪水皆相食,卻道人間飽愛憎。

    39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宋·蘇軾

    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

    40 《游靈隱高峰塔》 宋·蘇軾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裝。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涼。
    霧霏巖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來人,久便云水鄉。

    * 關于靈隱的詩詞 描寫靈隱的詩詞 帶有靈隱的詩詞 包含靈隱的古詩詞(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