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靈語的詩詞(787首)

    741 《和史魏公燔黃》 宋·釋寶曇

    東城十月天未霜,小輿初學江濫觴。
    出門千乘波低昂,酒壚廚傳公為航。
    潛魚出聽笑語香,月明夜避燈燭光。
    羲和催日升扶桑,擊鼓駭駭旗央央。

    742 《南侍者還莆陽》 宋·釋崇岳

    若將此語定宗綱,任是靈山未廝當。
    大地撮來無粟粒,令人翻憶老曾郎。

    743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巴陵三轉語,鈍置老僧門。
    靈山無半句,報盡破庵恩。

    744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月下扣朱門,不會推敲句。
    滿面是埃塵,低頭陪笑語。
    不重已靈,諸圣不慕。
    拍盲入草尋人去,歸來羞對白云,倦倚寒巖枯樹。
    笑倒粼皴拄杖子,逢人但恁麼舉。

    745 《凈妙室為竹院可都正說》 宋·釋紹曇

    一塵不立所依亡,脫體靈膽自放光。
    巨闢三玄三要語,接人無力下禪床。

    746 《重阜崔嵬行》 宋·釋文珦

    重阜何崔嵬,遙瞻北邙路。
    曠野無人居,高低盡丘墓。
    不知古與新,落落似棋布。
    下有荒草叢,上有白楊樹。

    747 《野外即事》 宋·釋文珦

    春暮倉庚鳴,農家語堪聽。
    雨暘不違時,麥高桑葉青。
    烹豚酌清酒,廟中謝神靈。
    田蠶杯珓好,歡聲動林坰。
    祭罷各分散,群鳥啄余腥。

    748 《春夜夢游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宋·釋文珦

    隨意作清游,唯與筇竹偶。
    徘徊望原田,宛轉赴林藪。
    隔溪更幽奇,欲往興彌厚。
    漁人自知心,涉我不待叩。

    749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巴陵三轉語,南源女人拜。
    人貧智短,馬瘦毛長,靈鷲峰頭一炷香。

    750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大仙心,休莽鹵。
    三十三,錯分付。
    細推窮在何處,只知昨日雨今日晴,而不知今日晴昨日雨。
    靈云陌上桃花飛,翻憶玄沙未徹語。

    751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閏二月十有五,靈山有語今分付。
    心洞十方,通今貫古。
    途路未歸人,朝朝復暮暮。
    不醉桃花村,定入杏花塢。
    何如相喚復相呼,飛來峰下喫茶去。

    75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與吾靈覺何交涉,云門有客三機接。
    語論千春不昧真,深明此性無時劫。

    75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法無多子,久長難得人。
    念念堅不退,堪作了事身。
    不消心外覓,堂堂本法靈。
    十方佛共語,更不費精神。
    普庵如是道,何患不圓成。

    75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75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自從達解本心光,陳見解者希相許。
    今蒙大士墜名香,妙明寂照揮倫楮。
    清風匝地意何窮,自這賢儒誰伴侶。
    自傷嗟,憑誰語,

    756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757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758 《顯元歌》 宋·釋印肅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癡,常在在,心鏡空花分內外。

    75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巖松寒更翠,澗月夜還明。
    靈然曲木坐不語,四海九州俱太平。

    760 《春意漸深送客至山麓田舍來往道中復逢法上人》 宋·釋正覺

    青桑柳暗山前路,麥腳含滋一鋤雨。
    陽林桃是舊家春,冷眼靈云合頭語。

    * 關于靈語的詩詞 描寫靈語的詩詞 帶有靈語的詩詞 包含靈語的古詩詞(7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