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靈虛的詩詞(902首)
361
《緣識》 宋·宋太宗
彩云輕舉壓天津,舞鶴迎鸞自在身。
蟾影枝開三島樹,桃花風弄十洲春。
相傳靈異無虛說,道理分明盡是真。
但信此中深護慎,修行所愿勿因循。
362
《崇法寺》 宋·韓縝
外聞云際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遠覽,銳意窮攀躋。
出郭值微雨,涼風曉萋萋。
陂陀越大嶺,沙路凈無泥。
364
《龍隱巖》 宋·李師中
春波飽微綠,斗柄涵虛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365
《望江南/憶江南》 宋·張繼先
西源好,仙構占仙峰。
一鶴性靈清我宇,萬龍風雨亂霜空。
高靜太疏慵。
天地樂,山水靜流通。
行坐臥憐塵外景,虛空寂是道家風。
非細樂相從。
366
《琵琶》 宋·張表臣
白鴿潛來入紫槽,朱鸞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調。
漫道靈妃鼓瑤瑟,虛傳仙子弄云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367
《念奴嬌·蜀川三峽》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
368
《中秋夕設醮洞霄宮》 宋·徐沖淵
老桂吹香古殿秋,瓊鐘敲處月當樓。
星壇露不斗光冷,天宇云空灝氣浮。
羽客朝元鏘玉佩,寶熏凝霧靄金虯。
步虛政在千巖上,咫尺高靈想下游。
369
《照鏡辭》 宋·宋自遜
匣中青鏡秋月明,妍嗤毫發無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銅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靈本虛靜,誰實昏之私欲勝。
匣取青銅且勿開,自照心中大圓鏡。
374
《舫齋》 宋·王孝嚴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來住處波茫茫。
時尋畫舸破煙水,菰蒲滿路荷花香。
一川窈窕詫紅蓼,兩岸蘆葦明秋霜。
船頭鷗鳥日來往,溪上風月相迎將。
377
《游黃山留題》 唐·王揆
地靈山秀景清虛,健羨游人興有余。
黃葉盡時分疊嶂,白云深處見精廬。
去同靈運低前屐,同與浮丘攬右裾。
自嘆塵勞羈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380
《滿庭芳·三載施為》 元·劉處玄
三載施為,十全八九,有些未及功圓。
不曾行疏,所惠自然錢。
也不修齋動眾,一麻麥、任潤靈田。
非外覓,無中造化,有口妙難言。
* 關于靈虛的詩詞 描寫靈虛的詩詞 帶有靈虛的詩詞 包含靈虛的古詩詞(9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