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采的詩詞(308首)
141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14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44
《賣鹽婦》 元·楊維楨
賣鹽婦,百結青裙走風雨。
雨花灑鹽鹽作鹵,背負空筐淚如縷。
三日破鐺無粟煮,老姑饑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問之,試淚吞聲為君語:
145
《七月》 先秦·詩經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146
《送鄭見素游江東》 明·湯顯祖
艷艷春墀發花朵,寂寂春寒試燈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風月可。
向昔登高平遠間,滿目滄浪無土山。
就中有人鄭君美,學富文清幽意閑。
147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4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51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152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153
《贈道友怡云潘先生》 宋·龔大明
九轉工夫真妙絕,丹爐進火徐徐熱。
離龍坎虎自歸降,姹女嬰兒共歡悅。
天機密運造元微,精采神光迥然別。
枝頭結果有時紅,驂鸞跨鶴神仙列。
157
《滿庭芳·在俗修真》 元·王*
在俗修真,居塵出世,當以悟性為先。
處心清靜,常守定中禪。
見素少思寡欲,忘人我、隨分安然。
行藏處,瀟瀟灑灑,渴飲倦來眠。
158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159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60
《觀儺》 宋·劉鏜
寒云岑岑天四陰。
畫堂燭影紅簾深。
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
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 關于火采的詩詞 描寫火采的詩詞 帶有火采的詩詞 包含火采的古詩詞(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