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米的詩詞(138首)
42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43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44
《賣鹽婦》 元·楊維楨
賣鹽婦,百結青裙走風雨。
雨花灑鹽鹽作鹵,背負空筐淚如縷。
三日破鐺無粟煮,老姑饑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問之,試淚吞聲為君語:
48
《江行俳體十二首》 明·鐘惺
千門市火亂漁燈,銜尾官艘也系罾。
崖屋乍隨春漲徙,灘舟專候早潮升。
清時閭左衣形緩,儉歲江東米價增。
從客諱言新入洛,自稱前度到金陵。
¤
49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50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52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53
《張公洞》 元·周砥
倏忽鑿混沌,茲事豈其余。
不知幾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為躊躇,洞天諸宮窅兮黑。
試命烈火燭空虛,森森怪石相對立,如口欲語手欲抾前有
54
《殘年》 元·郭玨
久愁兵氣漲秋林,不謂殘年寇轉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聲沉。
金張富貴皆非舊,管樂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漸少,捷書未報更關心。
56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57
《淮陽歸興四首》 明·何白
淮泗秋風動地來,月明如水雁聲哀。
南經伍員吹篪市,北眺曹公較弩臺。
歸路漸香菰米飯,佳期已負菊花杯。
愁聞烽火連東北,極目浮云黯未開。
¤
59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 關于火米的詩詞 描寫火米的詩詞 帶有火米的詩詞 包含火米的古詩詞(1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