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法的詩詞(341首)
182
《同李時芳游大慧寺》 未知·李英
幽期出郭俯蘭皋,野寺云邊共法曹。
白日西飛秦樹杳,清秋南望楚天高。
書遙故國愁烽火,客久中原有佩刀。
莫動鄉心且沉醉,風流誰道五陵豪。
183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185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186
《過海羅漢應供圖》 明·蒲庵禪師
大士受齋龍伯宮,長驅蛟鱷爭先雄。
舳艫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濤舂。
騰身何來歷汗漫,無乃變幻多神通。
兩僧后顧冰雪容,浮蕉近隨赤鯇公。
187
《陳檜》 明·錢岳
上方雙檜郁岧峣,不逐禎明玉樹雕。
云擁鶴巢溟海暗,火枯龍骨艮官遙深根入地應千尺,老干
擎天已十朝。
夜半木精聽說法,昔年亡國恨都消。
188
《營中閑夜(六韻)》 明·唐之淳
閑坐樂從戎,將軍得上公。
佩刀懸玉虎,缸燼剔金蟲。
遠柝微侵月,清笳迥帶風。
香騰爐面紫,火射箭頭紅。
舞劍知書法,談棋識戰功。
明朝當閱武,傳令選雕弓。
189
《石經山》 明·姚道衍
峨峨石經山,蓮峰吐金碧。
秀氣鐘太題,勝概擬西域。
竺墳五千卷,華言百師譯。
琬公懼變滅,鐵筆蒼蒼石。
192
《次韻答王祖年》 明·云峰住公
南山得話歲寒期,道合寧論會面遲。
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問法悟觀詩。
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掛云松舊偃枝。
自是一閑天所放,日高尚閉竹間扉。
193
《擬古二首》 明·鄭梴
孤齋悄無人,絳燭夜吐芒。
羽蟲忽飛來,投火欲自戕。
知為明所誤,曷不務韜光?子封愿封留,淮陰喻弓藏。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高山有白石,行當煮為糧。
196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宋·蘇軾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如絲。
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199
《送蔡冠卿知饒州》 宋·蘇軾
吾觀蔡子與人游,掀豗笑語無不可。
平時倜儻不驚俗,臨事迂闊乃過我。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爾來變化驚何速,昔號剛強今亦頗。
* 關于火法的詩詞 描寫火法的詩詞 帶有火法的詩詞 包含火法的古詩詞(3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