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正的詩詞(928首)
461
《宿峽市》 宋·楊雯
人煙正搖落,樓笛頗清圓。
老樹依山驛,東風上峽船。
江湖萬里外,燈火十年前。
世路能令老,吾生且醉眠。
462
《花朝燃燈》 宋·易士達
喚起園丁葺小園,喜逢社友訪林泉。
鶯花世界春方半,燈火樓臺月正圓。
閑不待偷皆樂地,趣隨所得到吟邊。
丁寧莫劃庭前翠,留與游人伴醉眠。
464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465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66
《雪窗聯句》 宋·張云友
霜風寒襲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華澹雙闕。
青猿嘯蒼虬,紅螢粘綠發。
滕六欲飛花,巽二急催雪。
468
《詠馬當山寧江廟》 宋·章劼
驚濤洶涌江勢惡,一山屹立真環奇。
正如匹馬勇赴敵,萬夫辟易莫敢支。
氤氳山腋云氣聚,焜燿廟貌神靈棲。
風帆浪舶香火盛,旱魃雨厲牛羊刲。
469
《程鉅夫惠茶》 宋·趙若恢
臥病文園日正長,斜題遠寄雨前槍。
黃綾不羨龍團貴,紫筍還聞雀舌香。
一硯落花人醉醒,半簾飛絮燕歸忙。
新泉活火松風細,何處黃州白玉堂。
470
《步月池》 宋·趙善信
燈火黃昏盡,無家不掩門。
為看橋上月,印破水中云。
樹影縱橫見,蛙聲雜遝聞。
幽人思正苦,獨坐更難論。
471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473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474
《上巖寺訪一公》 元·黃溍
曉色微茫尚帶星,修蹊犖確斷人行。
獨支瘦竹身猶健,高入重云地忽平。
落月正當山缺處,細泉頻作雨來聲。
上方燈火青林曲,隱隱疏鐘一再鳴。
475
《元夕》 元·丁鶴年
燈火樓臺錦繡筵,誰家簫鼓夜喧闐。
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圓。
金鎖開關明似晝,銅壺傳漏迥如年。
五云不奏《霓裳曲》,空使揚州望眼穿。
478
《送邵煉師歸江陰》 明·陳燧
青門隱者人不識,騎鶴來尋華蓋君。
姹女夜棲丹鼎火,玉妃春繡紫衣云。
愁聞南國旌旗暗,愛聽中天歌吹分。
此去玄都舊時路,桃花紅雨正繽紛。
479
《相家夜宴》 明·楚石梵琦
璧月未出金風涼,群烏啞啞鳴苑墻。
西山高居帝左右,北斗正掛天中央。
繡衣執樂三千指,朱火籠紗十二行。
坐待更闌賓客散,蕭齋自炷辟邪香。
480
《觀燈篇》 明·馮琦
帝握千秋歷,天開萬國歡。
鶯花周正月,燈火漢長安。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 關于火正的詩詞 描寫火正的詩詞 帶有火正的詩詞 包含火正的古詩詞(9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