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意的詩詞(967首)

    661 《王中奉漢老挽詞》 宋·韓元吉

    符節光華二十春,壯猷曾不侍嚴宸。
    棲心香火才同社,放意溪山幸卜鄰。
    再世簪纓宜袞袞,一門蘭玉尚詵詵。
    霜清三港追隨地,丹旐飄然淚滿巾。

    662 《賀劉使君》 宋·黃公度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鍾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663 《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 宋·黃公度

    少皞不用事,八月猶苦熱。
    南方本炎蒸,況乃甘澤闕。
    雨師弛厥職,旱魃逞馀孽。
    金石鑠欲流,污池龜甲裂。

    664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 宋·李呂

    去年秋冬交,白晝雷虺虺。
    隆冬忽暝燠,青紅開百卉。
    雨澤不時下,快雪傾復霽。
    井泉傍射鮒,澗水通一遂。

    665 《憂旱》 宋·李呂

    田圃如燔木葉黃,火輪從早出扶桑。
    佇觀罪已侔湯德,更愿求言舉漢章。
    冤死豈能無孝婦,當烹應復有弘羊。
    可憐野老吞聲哭,此意何由達上蒼。

    666 《酬令裕見寄之什》 宋·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667 《簡能仁禮老》 宋·劉過

    幻身到處等空虛,習氣依然未掃除。
    柏樹子邊尋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
    三千世界初無礙,十二時辰得自如。
    牛糞火堆煨芋熟,時時拾得懶殘馀。

    668 《雨寒寄姜堯草》 宋·劉過

    一冬無此寒,十日不得出。
    閉門坐如鉤,老去萬感入。
    治游亦余事,況乃燈火畢。
    獨憐鏡湖春,一一各秀發。

    669 《少稷遠訪弊廬仍留佳句書此寫懷抱不足為報也》 宋·劉子翚

    常嫌門外車,驅馳但揚塵。
    今朝故人來,喜聽聲轔轔。
    昔別自梁苑,分飛湘吳閩。
    痛心鳴鏑禍,事往勿復陳。

    670 《夏日吟》 宋·劉子翚

    君不見長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
    扇車起長風,冰檻瀝寒雨。
    重櫩邃屋晝生陰,反易天時在談吐。
    又不見五陵富豪兒,炎天多快意。

    671 《云際贈施子》 宋·劉子翚

    驚沙慘淡連云起,曳杖悲歌行復止。
    春城是處聞鼓鼙,好風依舊開桃李。
    對花惆悵忽逢君,把酒無歡如啜水。
    六年喪亂兩相見,世路艱難嗟若此。

    672 《和士特南浦詩》 宋·劉子翚

    羽檄分兵控上流,時傳烽火過鄰州。
    樓船半渡旌旗曉,胡馬欲來江漢秋。
    淝水投鞭真流語,幄中借箸有奇謀。
    吾儒雅有康時意,不把詩輕萬戶侯。

    673 《用東坡贈晁新城韻呈朱烏江》 宋·王之道

    偶然來賦瓦梁行,亂后欣聞醉客聲。
    村戍火明人指路,江城風靜夜鳴鉦。
    對床聽雨他時念,撥火哦詩此意清。
    聞說魚軒還枳里,先生應合暫歸耕。

    674 《有薦胡仁叔歷陽令者仁叔以詩送知已暇日楊德》 宋·王之道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場。
    果且無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歷陽來,氣焰何可當。
    威嚴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675 《和王覺民民松軒詩》 宋·王之道

    蒼髯綠發三四椽,茅齋高下輕且軒。
    清風入夜可人意,來與夫子調朱弦。
    連日秋陰蕩殘暑,抖擻煩襟欲輕舉。
    簡編燈火置勿論,且快蛟龍得云雨。

    676 《題李夢發知足齋》 宋·王之道

    荀卿重無禍,老氏貴不辱。
    不辱非暫榮,無禍乃長福。
    咄哉名利場,甚矣身世梏。
    得侯方丐公,懷金未忘玉。

    677 《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 宋·王之道

    三年重見須川湄,舍舟東去何驅馳。
    王事靡鹽莫遑息,人生所貴心相知。
    經從往返兩過我,一言意厚何多為。
    向來江夏傾蓋日,翕然譽望推麟儀。

    678 《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 宋·王之道

    新詩等絺繡,文采照座右。
    尤憐繼絕唱,崢嶸競高秀。
    詞源眉山長,句法杜陵舊。
    相從今老矣,豈獨歌邂逅。

    679 《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 宋·張元干

    往在識公日,我與兒曹俱。
    八齡初問字,雙鉤略摹朱。
    知為太學生,夙仰君子儒。
    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680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宋·張元干

    書嘗手校輿地圖,上下千載鉛黃朱。
    斯人魁磊豈假此,愿見克復東西都。
    胸中遠略指諸掌,表里拄腹撐腸書。
    深知禍起取幽薊,頗覺氣王吞青徐。

    * 關于火意的詩詞 描寫火意的詩詞 帶有火意的詩詞 包含火意的古詩詞(9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