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度的詩詞(479首)
261
《贈水西寺舉老》 宋·陳天麟
山前流水化平陸,溪上群山疊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遷,唯有浮圖立於獨。
江南佛法多衰謝,主張名教一夔足。
詩人江西派,更是真如舊尊宿。
262
《釋宗顯重修寶梵院》 宋·陳祖仁
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
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
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諸佛菩薩慈憫故,教以一舍無復取。
263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初暐
間倚天臺看曙霞,自然龍漢度無涯。
暫來演道明光殿,歸去乘蹺太上家。
帝簡賜歌旌火棗,世人何處訪桃花。
到山若赴昆侖會,還控青鸞白鳳車。
264
《壽千奴監司》 宋·董天吉
綠鬢貂蟬合殿中,輶車又過大江東。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驄。
好學襟懷開霽月,愛民心事藹春風。
夜深香火聽與誦,好是稱觴壽母同。
265
《句》 宋·馮坦
終日無人到,隔林惟鳥啼。
雀舌收先雨,貓頭掘帶泥。
因聽敲竹雨,四壁半生苔。
飄風驚日月,落葉滿乾坤。
266
《詠竹閣》 宋·葛起文
歲寒編竹閣,蝸縮度窮年。
日暴南窗紙,風垂北戶簾。
鈩深全火氣,鐺小聚茶煙。
為索梅花笑,微醺步矮檐。
267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269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270
《寒食憶江南》 宋·彭齊
四度逢寒食,江南身未還。
二親青草冢,三月子規山。
榆柳藏新火,松揪病故關。
東風兩行淚,原上夕陽間。
271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272
《北邙行》 宋·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275
《頌古二首》 宋·釋擇崇
金佛不度爐,窮源有處無。
木佛不度火,渾崙齩不破。
泥佛不度水,何處不是你。
真佛屋里坐,趙州言是禍。
水牯會耕田,黃牛能拽磨。
27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78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279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 關于火度的詩詞 描寫火度的詩詞 帶有火度的詩詞 包含火度的古詩詞(4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