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床的詩詞(327首)

    241 《瀟湘夜雨》 宋·王之道

    短篷暮艤湘江宿,坐見江豚起還伏。
    忽然氣作浪山來,一夜雨聲如決瀆。
    凄凄寒氣欲相侵,燈火青熒更向深。
    床頭有酒且徑醉,免使萬慮縈吾心。

    242 《用東坡贈晁新城韻呈朱烏江》 宋·王之道

    偶然來賦瓦梁行,亂后欣聞醉客聲。
    村戍火明人指路,江城風靜夜鳴鉦。
    對床聽雨他時念,撥火哦詩此意清。
    聞說魚軒還枳里,先生應合暫歸耕。

    243 《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 宋·張元干

    語離三秋風,念子萬里客。
    我獨憂患余,幾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頭白。
    蘭若清夜長,連床話疇昔。

    244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楊維楨

    於王氣,涂之岡。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烏,星流紅,駕生圣人應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統天下昌。

    245 《盧孤女》 元·楊維楨

    盧孤女,年十五,官家新條括童女,東家媒娘傳巧語。
    盧家郎,選東床,奈郎自有婦,妾使余不當。
    早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驅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唯有死。

    246 《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 明·劉基

    晚浴烝骨毛,蹭蹬張萬孔。
    不虞小人風,堀堁觸埲塕。
    長驅毒暑氣,熇若燎發曌。
    鉆膚入經絡,鍵鑰砉沖捅。

    247 《酬隨子直十五兄》 宋·鄭獬

    通州窮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虧,床下矍索穴蟛蜞。
    我初來居常吟悲,見君顏采方伸眉。

    248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249 《阿坰以歙缽供太希先偶成》 宋·吳則禮

    君不見上公之鼎烹養牛,高足巨耳誰與儔。
    又不見便便瓦釜煮黃獨,媚此枵然轉雷腹。
    養牛大嚼良快意,老儒那月王侯鼻。
    黃獨飽火正可憐,自捉長才寧用錢。

    250 《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 宋·吳則禮

    太兄遠從方廣來,緊打腳繃帩草鞋。
    堂頭老人未相見,道眼心知如覿面。
    山間五百大弟子,仆射魯公辦能事。
    且燒湯鼎試中{左氵右霝},憑仗阿先歸舉似。

    251 《閑適二首》 宋·陳造

    人間火烈更風蜚,笑殺幽人詠檜枝。
    貪赴敵場爭腐鼠,寧知造物玩癡兒。
    百年擾擾玄駒聚,萬化悠悠野馬馳。
    老子床頭但周易,尚容隱幾耐支離。

    252 《宿大賈村僧寮》 宋·李廌

    行過橫煙杳靄中,低低茆舍繞蒿蓬。
    譍門見客僧如鹿,席地圍爐火自紅。
    隙壁射床千里月,破窗吟紙一川風。
    仆夫密勸休安枕,聞道穿窬是主翁。

    253 《兩寅四月乙丑夜漏未盡五鼓三嵎程平起問安堂》 宋·李新

    夢過漆園胡蝶入,月落松窗煙霧濕。
    曉涼卻恐老兒寒,驚起薪床穿破褶。
    土壁蕭條室如水,貸粟何人借甘旨。
    金蓮駕象得得來,華燈一滴祥光開。
    彩暈收還香火寂,門外塵空鏡天碧。
    桂樹殘花蒼影沉,玉娥掃徹云中魄。

    254 《宿撞抗劉家店》 宋·鄭剛中

    虺殨老馬踏深泥,投宿村坊燈火微。
    休問客依何似冷,床前猶有雪花飛。

    255 《紫騮馬·紫騮馬》 宋·曹勛

    紫騮馬,出西方。
    徑萬國,來咸陽。
    儲精房,鐘馴良。
    口如米火頭如王,尾輕鬣短龍脊剛。

    256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宋·曹勛

    聯事當年在海隅,再遵南尾笑言攄。
    尚懷擁鼻胡床語,每寄論心尺素書。
    松籟舞風鷹隼后,蒲團附火雪霜初。
    應憐別久愈無味,茅塞如今擬荷鋤。

    257 《扇子詩》 宋·李石

    隱幾今昔兩個,臥床左右一邊。
    正要腳根著地,莫教火焰燒天。

    258 《秋曉》 宋·李石

    床頭窗眼白,秋曙溜以光。
    暗蛩亦念曉,唧唧話夜長。
    披衣看天東,誰與搴扶桑。
    急風吹云翳,高樹搖青蒼。

    259 《送叔規》 宋·李石

    鳳臺卻望桑麻川,殘僧孤客同一年。
    我窮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襪青行纏。
    松楠陰陰水邊寺,一餉欵尋香火緣。
    筆端落盡蔬筍氣,胸次不留荊棘田。

    260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 關于火床的詩詞 描寫火床的詩詞 帶有火床的詩詞 包含火床的古詩詞(3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