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城夜的詩詞(518首)
401
《雜興》 宋·張镃
城河固金湯,谷帛堆丘山。
雷風走號令,足以威百蠻。
秦人昔恃此,燒書無愧顏。
叢祠夜篝火,赤蛇先據關。
誰知小國魯,抗衡齊晉間。
獨能秉王禮,足以銷鄰奸。
舞干服三備,可仰其可攀。
403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404
《秀川館聯句》 宋·黃介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405
《辰光門》 宋·李蟠
北林蒼翠拱巖闉,中起紅樓迥照人。
四面山河千古在,百年城市一朝新。
夜深燈火明沙路,秋冷笙歌擁畫輪。
莫訝使君頻宴樂,欲令盍郡物皆春。
407
《秀川館聯句》 宋·許子紹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408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明·皇甫沖
秋風瑟瑟吹旌竿,廷臣護軍西出關。
滿飲卮酒謝知己,擒戎只在笑談間。
憶昔胡馬遼陽入,長屯短戍無完壁。
烽火夜照蓬萊宮,黎民半死長安陌。
410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411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412
《送包鶴州東歸》 明·浦源
西風江上賦歸休,值雨那堪夜泊舟。
官路暝煙迷驛舍,郡城寒火出更樓。
到家正及湖田熟,在客先驚館樹秋。
遠憶情人相別處,短亭孤棹兩悠悠。
413
《客思》 明·錢希言
一夕西風客思驚,雨聲颯颯和江聲。
酒因病減愁偏重,衣為寒添橐漸輕。
漁火夜腥云夢澤,瘴煙秋鎖岳陽城。
無端又破還家夢,楚水依然繞去程。
414
《長安冬日即事二首》 明·沈泰鴻
滿院微陽到朔風,厭看浪激在寒空。
西山朝爽嚴城外,十月江梅藻句中。
自許疏叢分凍雀,那堪上苑集冥鴻。
纖埃似隔清涼國,佛火琉璃夜半紅。
¤
415
《薊門》 明·宋登春
桑柘兵殘后,人家夕照中。
天秋沙雁滅,月冷戍樓空。
選將燕山北,擒胡遼海東。
城南余戰地,磷火夜深紅。
416
《元夕》 明·王問
南國首時雍,共此清夜娛。
傾城出游觀,士女塞莊衢。
燈火九霄通,綺紈三市俱。
就中誰最奢,五侯聲價殊。
417
《哀李江州》 明·徐津
強虜西來把漢旌,潯陽烽火照江明。
朝廷重鎮推虞詡,風雨孤臣失杲卿。
戰哭幾家思舊尹,鬼兵長夜護空城。
王師百萬知何地,春草春波獨愴情。
418
《奉命視牲》 明·嚴嵩
觀闕層城峻,郊宮復道開。
市煙當樹合,炬火逐塵來。
牲帖犧人報,騶聲騎士催。
夜歸題笏記,候曉奏蓬萊。
419
《題方正學先生祠堂》 明·葉向高
燕歌一夜滿都城,大內罘罳火徹明。
無復看書延侍講,仍傳天語勞先生。
兩朝事往君恩在,十族煙銷詔草成。
為問精靈何處是,雨花臺畔子規聲。
420
《林東齋居》 明·鄭文康
泉流一曲繞柴門,屋后園田有路分。
莊在輞川成故事,客歸盤谷見遺文。
借書夜讀三更火,聽鳥春眠半榻云。
堪笑幾人雙健足,每于城市報新聞。
* 關于火城夜的詩詞 描寫火城夜的詩詞 帶有火城夜的詩詞 包含火城夜的古詩詞(5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