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地的詩詞(1487首)

    41 《除夜地爐書事》 宋·范成大

    節物閑門里,人懷老境中。
    雁聲凌急雨,燈影戰斜風。
    糟{酉黃}新醅白,柴錐軟火紅。
    人家忺夜話,我已困蒙茸。

    42 《時敘火後,意不釋然,作詩解之》 宋·范成大

    潘郎曉衾夢蘧蘧,舞馬竟與融風俱。
    前驅炎官後熱屬,席卷不貸淵明廬。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風凌雨啼妻孥。
    平生白眼蓋九州,閉戶不納結駟車。

    43 《新作火閣》 宋·陸游

    山路霜清葉正黃,地爐火暖夜偏長。
    中安煮藥膨脝鼎,傍設安禪曲彔床。
    木槁不知年自往,云閑已與世相忘。
    更闌坐穩人聲靜,時聽風簾響暗廊。

    44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 宋·陸游

    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
    五百年間置不問,圣主下詔初親征。
    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傳檄下。
    筑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

    45 《賦吉州隆慶寺塔火》 宋·文天祥

    玉塔穿空不可梯,剨然霹壢暗招提。
    四城決破吳胥眼,一炷然成漢卓臍。
    風雨滿山連地卷,鬼神現世覺天低。
    時人子細回頭看,萬事悠悠落日西。

    46 《和端式十題·漁洲火》 宋·司馬光

    漁翁擊葉舟,遠映楓林宿。
    手攜雙白魚,呼兒爨山竹。
    深夜寂地人,明滅寒江曲。

    47 《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 宋·歐陽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戶畏初寒,開爐代溫律。
    規模不盈丈,廣狹足容膝。
    軒窗共幽窳,竹柏助蒙密。

    48 《西江月·水火運來周歲》 宋·無名氏

    水火運來周歲,四六勿錯如初。
    水多火少失功夫。
    勝地方始安爐。
    直須認鼎與藥,卻如雞子無殊。
    內黃處白結凝酥。
    一顆圓明汞珠。

    49 《望江南 金完顏亮求仙,依托乩仙詞,見輿地》 宋·無名氏

    才舉意,玄象照離宮。
    坎女離男金水火,幾多鐵騎漫英雄。
    最苦是云中。
    遼陽鶴,驚起老蒼龍。
    四海九州沾惠澤,狼煙影里弄清風。
    堪作主人

    50 《觀博陽山火》 宋·梅堯臣

    十月原野枯,連山起狂燒。
    高焰過危峰,飛火入遐嶠。
    玉石被焚灼,誰能見輝耀。
    猿猱失輕捷,亦不暇相吊。

    51 《蒙再示屬辭三嘆之余詵贊巨麗無地托言輒依元》 宋·陳與義

    書如嘉肴要知旨,區區太沖空詠史。
    百年能掛幾牛角,火急編摩時亹亹。
    柳家文類今無遺,可忍行事空違之。
    此書真是群玉府,事辭所不遺毫厘。

    52 《和柳子玉地爐》 宋·蘇轍

    鑿地泥床不費功,山深炭賤火長紅。
    擁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
    寵辱兩忘輕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
    遙知麻步無人客,寒夜清樽誰與同。

    53 《避地傷春六絕句》 宋·葛立方

    枯藤六尺步長阡,客裹韶光絕可憐。
    好著青楓重試火,西陽三日突無煙。

    54 《地震謠》 元·楊維楨

    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
    地積大塊作方載,豈有壞崩如杞人。
    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動搖海水泄。
    便恐昆侖八柱折,赤子啾啾憂地裂。

    55 《金地寺》 宋·陳造

    側徑崎嶇去,飛蘿次第捫。
    山橫欲無地,路轉卻逢村。
    竹柏圍荒寺,莓苔上繚垣。
    殘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56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57 《一年佳節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燈火笙》 宋·姜特立

    揭地東風作曉晴,峭寒別一是般清。
    五更彩燕歸鈴閣,一夜金蓮撒斗城。
    歲稔歌謠欣越俗,酒闌魂夢繞神京。
    幾多攜手天街月,行聽簾幃笑語聲。

    58 《題鄭季奕火閣》 宋·趙蕃

    朝來日當窗,晚矣猶未落。
    梅開怪璀璨,信是日初薄。
    勿云丈席地,可詠亦可酌。
    歲月與情懷,寧須問今昨。

    59 《火云》 宋·岳珂

    清晨洗月露,云色己如血。
    似憂農畝枯,敢嘆征途熱。
    瀕湖十萬月,旦旦望霓切。
    龍骨夾岸鳴,盡暮不暇歇。

    60 《舟過三游洞知遂脫兵火矣喜賦》 宋·陽枋

    萬里扁舟歸自東,干戈滿地路難通。
    弟兄一榻聊相對,叔侄雙頭未許同。
    峽入三游千太險,水連西蜀百憂空。
    家山桃李期堪數,共約花間酌晚風。

    * 關于火地的詩詞 描寫火地的詩詞 帶有火地的詩詞 包含火地的古詩詞(14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