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劫的詩詞(245首)
101
《驪山宮圖》 元·王士熙
翠嶺含煙曉仗催,五家車騎入朝來。
千峰云散歌樓合,十月霜晴浴殿開。
烽火高臺留草樹,荔支長路入塵埃。
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
102
《詩(七首)》 明·董養河
跨流小閣兩崖分,涼凈能消劫火焚。
栗里徜徉惟密柳,敬亭還往信孤云。
洞猱窺果時防侮,野雀爭花坐解紛。
獨有游仙愁夢斷,雨過灘吼枕中聞。
¤
103
《古意(三首)》 明·劉璟
萇弘歿已久,其血化為碧。
堅貞逾瓊玉,光耀貫奎壁。
豈惟忠誠著,乃是元氣積。
冰霜恣銷鑠,劫火屢焚炙。
不磷亦不緇,還為補天石。
104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105
《吊劉龍洲墓》 明·盧熊
征衣破帽老騎驢,籍甚才名總不如。
發憤每陳平虜策,匡君曾上過宮書。
苔封斷碣秋煙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欲奠椒漿歌楚些,西風落日更躊躕。
107
《憩秦溪道院留題壁間》 明·周鼎
徐福樓船去不回,海門東下浪如雷。
青鸞自傍瑤臺舞,紅藥何須羯鼓催。
劫火凄涼化焦土,重泉寂寞葬寒灰。
神仙未隔人間世,爛熳花前酒一杯。
108
《觀湖二首》 宋·蘇軾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里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鰲。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云不覺醉陶陶。
109
《游凈居寺(并敘)》 宋·蘇軾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112
《寄國清處謙》 宋·王安石
三江風浪隔天臺,想見當時賦詠才。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
116
《東林寺》 宋·范成大
談易翻經宰木春,三生猶自裊煙熏。
客塵長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懶供蓮社課,歸哉忺讀草堂文。
山頭一任天燈現,個事何曾落見聞。
118
《歲暮》 宋·陸游
挹泉石鼎煎崖蜜,候火銅爐炷海沉。
一坐便應論十劫,不知歲月去駸駸。
119
《游三井觀》 宋·陸游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訪。
棟宇壞欲盡,基址尚閎壯。
畫墻皆國工,煙云儼天仗,旌旄亞戈戟,佩玉雜弓*。
太古實杰作,筆落九天上,吳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讓。
120
《梅市暮歸》 宋·陸游
老境惟閉門,不與事物接。
時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山程策子蹇,水泛搖短楫。
今茲稅駕地,佳事喜稠疊。
* 關于火劫的詩詞 描寫火劫的詩詞 帶有火劫的詩詞 包含火劫的古詩詞(2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