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澄清的詩詞(1115首)

    181 《和劉春卿秋夜對月》 宋·王之道

    天宇澄清桂影秋,騷人乘興欲登樓。
    樓前白水三千頃,滉滉鎔銀爛不收。

    182 《和荀晉仲題法隆韻》 宋·王之道

    去來何所喜,一雨應澄清
    憔悴有生理,嘆嗟成頌聲。
    酒壚從客醉,村畽問農耕。
    深得諏詢意,誰能繼此行。

    183 《和天寧因上人次韻》 宋·王之道

    日月漂流一鳥過,別來心跡病維摩。
    是非孰辨聊分謗,誕信相譏要止訛。
    搖落獨憐松不改,澄清嘗見海無波。
    句中有眼勞開警,更問諸人會得麼。

    184 《觀唐明皇山水字流杯石應製》 宋·夏竦

    開元留翠刻,昭代奉宸游。
    綠酒聯杯泛,紅泉滿字流。
    澄清涵玉宇,瀲滟轉銀鉤。
    霄堮奎躔布,龜圖洛畫浮。
    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
    若許銘天德,圜青豈易儔。

    185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天地慳英氣,人皆所得偏。
    公乎何卓越,性乃獨純全。
    精學窺神{奧米換采},遺經討圣淵。
    辭宗師者眾,詩將敵無前。

    186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網紀提諸郡,朝廷重外臺。
    舉今持使柄,第一議公才。
    心計籠寰宇,時名薄斗魁。
    邦家經費足,山海利源開。

    187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 宋·李廌

    輕瀾沔滿帶維舟,新雨群魚藻際浮。
    既亦非知梁上樂,敢嗟彼有釜中憂。
    漢江水濁斑衣獺,楚岸煙深雪色鷗。
    未作金鰲莫驚惕,月澄清海漫如鉤。

    188 《和樓樞密過洛陽感舊二絕》 宋·鄭剛中

    十年滓穢已澄清,訪舊寧須得便行。
    早辟關中奉高租,重興禮樂定章程。

    189 《再和》 宋·鄭剛中

    我雖巖谷豈其卿,多壘于郊亦可驚。
    徒有丹心思報國,無因緩頰得論兵。
    跳梁狐怪今方逞,奮角狼星久未平。
    盍亦付之公子繡,慨然持斧為澄清

    190 《李德修提舉挽詩》 宋·李彌遜

    仟李盤根遠更芳,妙齡雙桂看翱翔。
    繡衣俗美澄清效,墨綬民安愷悌方。
    東合揮金歡上客,春田種玉燕諸郎。
    年高七十通朝貴,賸馥猶令畢萬昌。

    191 《松窗用杜句為韻和以棋酒為意十首》 宋·曹勛

    擣香復篩辣,兵廚瀉芳酒。
    天宇澄清瀾,山中寄聲否。

    192 《和劉正夫見寄》 宋·吳芾

    攬轡澄清慕古人,觀風問俗按行頻。
    振荒已視饑由己,畜水猶思利及民。
    美意共推君體國,高懷還喜我抽身。
    名章下逮情何厚,和氣薰然暖似春。

    193 《送任漕》 宋·吳芾

    圣主方將大有為,有如二老盍來歸。
    不應飛挽留江表,且使澄清向日畿。
    四海英豪從古少,一時耆舊似君稀。
    相將穩入修門去,直上云霄拱太微。

    194 《送大理金少卿赴闕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為韻兼》 宋·仲并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鴛鷺行,拔尤鋤猥茸。
    輔郡與畿甸,連歲拜殊寵。
    付君天下平,民冤自無壅。

    195 《和友人》 宋·王之望

    弟兄南渡各馳驅,向奉君王尺一除。
    黃耳音書寄懷抱,烏衣門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榮持節,雅量玄平靜著書。
    五桂家風殊未艾,黃山佳氣藹如初。

    196 《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 宋·曾協

    擁麾仗節往來頻,撫字澄清處處新。
    想見茲辰介眉壽,遙應驩動幾州人。

    197 《送劉文潛司業江西漕二首》 宋·李流謙

    始作想澄清,歊暑不敢毒。
    以茲壽慈母,吾鼎愧半菽。
    恨我如宛童,失此百圍木。
    豁然心光動,千里尚相燭。

    198 《木犀》 宋·姜特立

    木芙蓉蕊未經霜,籬畔黃花尚斂房。
    正冷落中才吐艷,不思量處猛聞香。
    釀成云壑澄清氣,滌盡炎鄉熱惱腸。
    便欲架巢枝上宿,學他徐老愛花狂。

    199 《王大卿挽詞》 宋·樓鑰

    麾節東南半,澄清冠一時。
    權輿周翰傳,頂踵阜陵知。
    自謂二宜去,人稱三不欺。
    卷懷終未盡,流慶稱家兒。

    200 《上湖南孫漕四首》 宋·廖行之

    湘郡湘城四十余,賦租無爽歲無虛。
    三年自是澄清澤,一吏何能撫字書。
    底事古人勤勸課,由來國計在閻閭。
    南陽誰守蒲誰宰,更賴褰幃使者車。

    * 關于澄清的詩詞 描寫澄清的詩詞 帶有澄清的詩詞 包含澄清的古詩詞(1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