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潼的詩詞(126首)

    41 《送楊錄事充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唐·岑參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
    關西望第一,郡內政無雙。
    狹室下珠箔,連宵傾玉缸。
    平明猶未醉,斜月隱書窗。

    42 《送楊錄事充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唐·岑參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
    關西望第一,郡內政無雙。
    狹室下珠箔,連宵傾玉缸。
    平明猶未醉,斜月隱書窗。

    43 《經關贈宇文十》 唐·竇群

    古有弓旌禮,今征草澤臣。
    方同白衣見,不是棄繻人。

    44 《秋日經關感寓》 唐·武元衡

    昔年曾逐漢征東,三授兵符百戰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風牢落故營空。

    45 《次關上都統相公(韓弘也)》 唐·韓愈

    暫辭堂印執兵權,盡管諸軍破賊年。
    冠蓋相望催入相,待將功德格皇天。

    46 《和令狐相公入關》 唐·劉禹錫

    寒光照旌節,關路曉無塵。
    吏謁前丞相,山迎舊主人。
    東瞻軍府靜,西望敕書頻。
    心共黃河水,同升天漢津。

    47 《入關》 唐·張祜

    都城三百里,雄險此回環。
    地勢遙尊岳,河流側讓關。
    秦皇曾虎視,漢祖昔龍顏。
    何處梟兇輩,干戈自不閑。

    48 《入關》 唐·張祜

    都城三百里,雄險此回環。
    地勢遙尊岳,河流側讓關。
    秦皇曾虎視,漢祖昔龍顏。
    何處梟兇輩,干戈自不閑。

    49 《晚秋關西門作》 唐·張祜

    日落寒郊煙物清,古槐陰黑少人行。
    關門西去華山色,秦地東來河水聲。

    50 《贈關不下山僧》 唐·李遠

    與君同在苦空間,君得空門我愛閑。
    禁足已教修雁塔,終身不擬下雞山。
    窗中遙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
    香茗一甌從此別,轉蓬流水幾時還。

    51 《行次關題驛后軒》 唐·許渾

    飛閣極層臺,終南此路回。
    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來。
    雁過秋風急,蟬鳴宿霧開。
    平生無限意,驅馬任塵埃。

    52 關蘭若》 唐·許渾

    來往幾經過,前軒枕大河。
    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
    蝶影下紅藥,鳥聲喧綠蘿。
    故山歸未得,徒詠采芝歌。

    53 關蘭若》 唐·許渾

    來往幾經過,前軒枕大河。
    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
    蝶影下紅藥,鳥聲喧綠蘿。
    故山歸未得,徒詠采芝歌。

    54 《秋霽關驛亭》 唐·許渾

    霽色明高巘,關河獨望遙。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鳥散綠蘿靜,蟬鳴紅樹凋。
    何言此時節,去去任蓬飄。

    55 《赴職梓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唐·李商隱

    佳兆聯翩遇鳳凰,雕文羽帳紫金床。
    桂花香處同高第,柿葉翻時獨悼亡。
    烏鵲失棲長不定,鴛鴦何事自相將。
    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

    56 關驛亭》 唐·薛逢

    河上關門日日開,古今名利旋堪哀。
    終軍壯節埋黃土,楊震豐碑翳綠苔。
    寸祿應知沾有分,一官常懼處非才。
    猶驚往歲同袍者,尚逐江東計吏來。

    57 《謁梓張惡子廟》 唐·王鐸

    盛唐圣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濟順名。
    夜雨龍拋三尺匣,春云鳳入九重城。
    劍門喜氣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賊平。
    惟報關東諸將相,柱天功業賴陰兵。

    58 《過關》 唐·溫庭筠

    地形盤屈帶河流,景氣澄明是勝游。
    十里曉雞關樹暗,一行寒雁隴云愁。
    片時無事溪泉好,盡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應曠望,更嗟芳靄隔秦樓。

    59 關道中》 唐·鄭谷

    白道曉霜迷,離燈照馬嘶。
    秋風滿關樹,殘月隔河雞。
    來往非無倦,窮通豈易齊。
    何年歸故社,披雨剪春畦。

    60 《梓歲暮》 唐·鄭谷

    江城無宿雪,風物易為春。
    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老吟窮景象,多難損精神。
    漸有還京望,綿州減戰塵。

    * 關于潼的詩詞 描寫潼的詩詞 帶有潼的詩詞 包含潼的古詩詞(1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