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潮日的詩詞(25首)

    1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觀湖潮)》 宋·蘇軾

    海上乘槎侶,仙人萼綠華。
    飛升元不用丹砂。
    住在潮頭來處、渺天涯。
    雷輥夫差國,云翻海若家。
    坐中安得弄琴牙。
    寫取余聲歸向、水仙夸。

    2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 宋·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
    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
    兒戲笑夫差。
    謾水犀強弩,一戰魚蝦。

    3 《望海潮(元日上都運魯大卿)》 宋·石孝友

    云龍雙輔,匣龍雙起,當年楚尾吳頭。
    借月命卿,占星分使,來寬俗瘵君憂。
    繡指屈儒流。
    □暫輟北闕,小度南州。

    4 《十七日觀潮》 宋·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寫景地名

    5 《潮陽尉鄭太玉夢至泉側飲之甚甘明日得之東山》 宋·唐康

    入道肯著相,出神得佳泉。
    起尋定中境,偶在山之巔。
    四人蹋{抗扌換喬}{抗扌換虛},數里聞潺湲。
    循聲到巉絕,滿意流甘鮮。

    6 《八月十八日觀潮》 宋·徐端

    海門乍見一線白,江下濤頭十丈黃。
    數點紅旗爭出沒,千艘飛櫓下滄浪。

    7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8 《次韻天官韓尚書七月十八日風雨中觀潮予內直》 宋·周必大

    禁直惟聞漏鼓催,潮聲遙聽訝蛟雷。
    忽傳杰句天邊得,如對洪濤海上來。

    9 《次韻天官韓尚書七月十八日風雨中觀潮予內直》 宋·周必大

    大筆真能挾風雨,小才何敢助涓埃。
    古今奇觀須秋半,好約重銜伯雅杯。

    10 《十八日潮》 宋·陳師道

    一年壯觀盡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隨山俯仰,風帆長共客飄搖。

    11 《十八日潮》 宋·陳師道

    眼看白浪覆青山,誰信黃昏去復還。
    縱使百年終有盡,何須豪橫詫吳蠻。

    12 《十八日潮》 宋·陳師道

    千槌擊鼓萬人呼,一抹濤頭百尺余。
    明日潮來人不見,江邊只有候潮魚。

    13 《十八日潮》 宋·陳師道

    江平石出漲沙浮,船閣平洲水斷流。
    朝暮去來何日了,一杯誰與吊陽侯。

    14 《十七日觀潮三首》 宋·陳師道

    潮頭初出海門山,千里平沙轉面間。
    猶有江神憐北客,欲將奇觀破衰顏。

    15 《十七日觀潮三首》 宋·陳師道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無恨不應愁。
    相逢不覺渾相似,誰使清波早白頭。

    16 《八月十二日發潮》 宋·趙蕃

    來猶念衾裯,去已謝絺綌。
    浮生幾寒暑,大半是役役。
    長安冠蓋地,難著山林客。
    雖云住連月,歸夢無廢夕。

    17 《二月十四日發潮后作》 宋·趙蕃

    歸路今無幾,春風半已經。
    潮回知岸遠,雪積見山青。
    問欲從漁父,明當訪客星。
    未須傷逼仄,那敢怨飄零。

    18 《二十韻潮陽宰余君實日華》 宋·王邁

    昔日潮守有昌黎,恩波萬頃橫鱷溪。
    五百年后得余令,棠陰上與韓本齊。
    故家縣譜熟展布,砉然牛刀優割雞。
    期年已報三異政,節愛堂扁煥新題。

    19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風不終朝聞老氏,撼山今既一期余。
    得非造化夸能事,要使人無盡信書。

    20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后世新奇方競出,難持古語對時云。
    欲將老氏飄風語,刊剟還同火浣文。

    * 關于潮日的詩詞 描寫潮日的詩詞 帶有潮日的詩詞 包含潮日的古詩詞(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