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潮聲的詩詞(747首)

    81 《過姑孰作》 宋·李沖元

    琉璃萬頃碧如堆,畫棟連云戶牖開。
    晴嶂勢吞三楚盡,暮潮聲帶九江來。
    六朝寂寞惟流水,孤壘荒涼史舊臺。
    惆悵騎鯨人已老,夜船空棹月明回。

    82 《慈溪龍虎軒偶成》 宋·呂祖儉

    龍蟠虎踞秣陵城,甬上蒼官亦強名。
    獨占高峰傲千古,夜深月照落潮聲

    83 《曹娥江》 宋·邵梅溪

    客舟艤盡江頭月,忍聽寒潮聲哽噎。
    那知江上無情波,總是曹娥眼中血。

    84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宋·釋南雅

    見見之時非是見,見猶離見若為論。
    錢塘江上中秋后,風急潮聲萬馬奔。

    85 《句》 宋·釋仲殊

    涼生宮殿不因秋。
    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
    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
    海門礙日山雙聳,江北迎人樹幾行。

    86 《題管圣浩蒲川歸隱》 宋·王鞏

    卜筑蒲川上,翛然遠市廛。
    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
    地僻紅塵凈,沙平白鳥眠。
    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

    87 《千頃山》 宋·吳珩

    松檜陰中六月清,異花靈草不知名。
    路從瓊液山前過,人在水晶宮上行。
    千尺翠嵐分月色,一軒寒籟動潮聲
    登臨不厭躋攀峻,今看云從舄下生。

    88 《句》 宋·姚辟

    初日光回天尚螟,暮潮聲落地先秋。

    89 《次唐彥猷雇亭林韻》 宋·張堯干

    蘭若王家像,相望博陸居。
    衣冠塵易暗,簫鼓祭全疎。
    草色侵花徑,潮聲過夕墟。
    遺風猶可想,吊古一觴余。

    90 《湖上》 明·范言

    誰開湖上閣,獨對晚來曛。
    鶯語排花出,潮聲帶雨分。
    遙看鄰牧散,閑與海鷗群。
    自笑江干老,悠然臥白云。

    91 《暮春登燕子磯懷古》 明·林章

    揚子江南燕子磯,楊花燕子一時飛。
    六朝人物空流水,兩晉山川盡落暉。
    草色遠迷瓜步去,潮聲暗打石頭歸。
    倚闌天際春三月,悵惆東風動客衣。

    92 《客夜》 明·龍瑄

    寂寥孤館掩黃昏,滿抱羈愁誰與論。
    時候早寒淮北地,田廬多潤海邊村。
    天凝蜃氣朝猶暗,風雜潮聲夜復喧。
    幾夜強眠眠不得,擁爐枯坐欲銷魂。

    93 《送戶部張尚書歸南海》 明·羅玘

    御史大夫舊,尚書戶部新。
    不如歸去好,猶是自來貧。
    壁有留詩句,路無逢故人。
    潮聲才入耳,始覺嶺南身。

    94 《秋晚登廣陵城》 明·歐大任

    西風淮水下邗溝,何處關山獨倚樓。
    賦后蕪城荒井徑,書來瓜渚斷江流。
    青天寒色千砧夕,滄海潮聲萬弩秋。
    滿目蒼蒼見平楚,不知歌吹在揚州。

    95 《禮觀音大士二首和湘靈》 明·沈天孫

    天冠瓔珞現重重,風送潮聲入梵鐘。
    但愿人心如水月,何愁不得睹金容。

    96 《同金子坤陪群公登雨花臺》 明·盛時泰

    紺殿珠宮結駟行,登臺共豁遠游情。
    林花雨霽雙峰出,云木涼生一鳥鳴。
    禁苑晡煙開樹色,秦淮春水長潮聲
    卻因楚使夸云夢,愧作諸生賦帝京。

    97 《分題得金山曉鐘送金瓚歸婁東》 明·王貞慶

    孤剎天心起,疏鐘月下鳴。
    沉沉催曙色,隱隱帶潮聲
    近渚鷗群散,空林鶴夢驚。
    扁舟有歸客,欹枕不勝情。

    98 《暮春江上送別》 明·趙今燕

    一片潮聲下石頭,江亭送客使人愁。
    可憐垂柳絲千尺,不為春江綰去舟。

    99 《營海軒詩》 明·邾經

    兵后澄江失敝廬,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舊憶河間渚,營海新題泖上居。
    翏瀆山橫遺戰壘,松江水近足羹魚。
    慣聞地與潮聲轉,時見龍將雨氣噓。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頻改日愁予。
    螺舟莫厭過從數,我亦羈窮欲著書。

    100 《杭州景致》 唐·白居易

    松風碎助潮聲急,竹露零添澗水流。

    * 關于潮聲的詩詞 描寫潮聲的詩詞 帶有潮聲的詩詞 包含潮聲的古詩詞(7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