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漆作的詩詞(194首)

    161 《憶昔行送李成這徵君》 宋·程公許

    憶昔與郡同射策,同舟同館心膠漆。
    萬言人奏甘棄置,賴有湖山好看客。
    歸裝濡滯及黃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與期古人,聊復名場借梯級。

    162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青漆樓高制作奇,當時純不用琉璃。
    東昏幸自嗤梁武,不道東昏更可嗤。

    163 《哭小侄梅老》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老,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164 《管順甫以湘竹為青奴兒貺為名湘夫人賦以謝之》 宋·李曾伯

    妾家淇園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蒼筼。
    子孫異代貞節聞,枝分一派從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濱,幾番雨露敷新榮。
    斑斑不改啼紅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165 《聽箏》 宋·姚勉

    春檐雪乾初日長,簾花深壓梅影香。
    美人帳中午睡起,釵橫鬢亸慵添妝。
    文窗窈窕鮫綃綠,臥按古箏橫漆玉。
    微揎翠袖露春蔥,學弄梁州初遍曲。

    166 《醉歌》 宋·蒲壽宬

    有人八百歲,作鬼三千年。
    如此豈不夭,或者稱其綿。
    大椿一春秋,為歲各八千。
    久矣摧為塵,朝菌猶目前。

    167 《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 宋·王炎

    緼袍敵狐裘,晚飯可當肉。
    諱窮竟未免,豈不愛儲蓄。
    嗜利顙有泚,恐愧王承福。
    財固禍之媒,越鄉忌懷玉。

    168 《木蘭花慢 為史總帥尊夫人之壽》 元·王惲

    靄長筵拜慶,似眉壽,幾人同。
    更綠發垂肩,方瞳炯漆,五福尊崇。
    風流大家儀*,甚能移、子孝作臣忠。
    獵獵征東漢*,堂堂南下殊功。

    169 《與鄭檢法莊賢良往三山訪陸提舉不值》 宋·項安世

    好客漢內史,著書蒙漆園。
    肯從一先生,共訪三神山。
    行循古塘步,步入青林間。
    不見荷篠人,但與二子言。

    170 《題狄彥哲云溪隱居二首》 宋·項安世

    閑居郭內似村中,背市臨河一逕通。
    案上漆書何世字,墻頭碧瓦古時宮。
    苦遭客子驚鷗鳥,閑在橋邊數釣筒。
    不是龐公怕城府,也來相就作漁翁。

    171 《送陳益之架閣》 宋·陳傅良

    論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嚴重而寬平。
    作文不欲如組繡,欲如疎林茂麓窈窕而敷榮。
    楨干盍亦煩繩墨,滋味何如余典則。
    吾宗受才萬人敵,排空所向無遺力。

    172 《漢離宮四時詞》 宋·趙汝鐩

    東風飄花誰共惜,暑雨馥蓮不忺摘。
    琱欄倚露月千里,銅鋪鎖寒雪一尺。
    終年漢漏滴四時,屈指三百六十日。
    遠山蹙斷懶涂抹,怕開妝鏡鸞舞只。

    173 《國士行》 明·李東陽

    漆為癘,炭為啞,彼國士,何為者?趙家飲器智家頭,一
    日事作千年仇。
    報君仇,為君死。
    斬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則亡心已矣。

    174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宋·艾性夫

    有客有客吾春湖,踏霜打門呼老夫。
    寒溫粗了不暇坐,兩手奉我商山圖。
    皓首龐眉發如漆,千古高人誰畫出。
    疏行大字各題詩,頗類涪翁老年筆。

    175 《滌硯》 宋·艾性夫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絲石。
    坐令黟川漆,漲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緇,欲玄終尚白。
    適與吾道同,持歸試新墨。

    176 《九月十四日小會》 宋·孔武仲

    帶露葵花貯漆盤,周遭仍簇小雞冠。
    人生愛賞無時足,但作姚黃魏紫看。

    177 《入硤行》 宋·晁公溯

    吾家文物如崔公,向來世學工雕龍。
    側理固嘗收會稽,陶泓不獨稱洪農。
    徂徠取煤如點漆,宣城束潁能藏鋒。
    焉知于今一禿翁,四寶委棄文房空。

    178 《丁丑老人生旦》 宋·陳文蔚

    箕疇五福孰居一,惟有年高無等芬。
    皆緣作善天降康,視履知當獲元吉。
    貧居衣食雖屢乏,墻下有桑園芋栗。
    乘反衣輕豈不快,往往久長難可必。

    179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80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 關于漆作的詩詞 描寫漆作的詩詞 帶有漆作的詩詞 包含漆作的古詩詞(1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