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溪影的詩詞(1370首)

    21 《鷺鷥》 唐·杜牧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22 《西龍道院》 宋·洪咨夔

    溪影山光浸曉寒,空庭人馬報平安。
    夢回非想天中界,身是無懷國裹官。
    桑葚青紅鳩澒洞,麥花開落雉蹣跚。
    好班嘉定中興詔,盡與蓬婆滴博看。

    23 《浮云樓》 宋·鄭獬

    樓在浮云縹緲間,浮云破處見朱欄。
    山光對入鄖城紫,溪影橫飛夢澤寒。

    24 《和通判國博和金華著作陪知府少卿游北山韻》 宋·強至

    盛府年來訟缿空,等閑深入亂云中。
    驚禽引避前驅旆,寶剎幽尋數畝宮。
    飛蓋塞涂溪影雜,行歌聒地谷聲通。
    東陽屈指風流尹,前有休文后有公。

    25 《春夜》 宋·陳師道

    宿鳥一枝足,爭林終夜鳴。
    庭花當戶發,江月向人明。
    鳥度清溪影,風回晚市聲。
    夢中無好語,池草為誰生。

    26 《登楚山絕頂》 宋·李廌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
    下馬語未竟,西城趨連鑣。
    初云眺江閣,忽欲登山椒。
    陟巘踐蹺踴,舍鞍升迢嶢。

    27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種竹何時匝兩垠,只今疎翠已情親。
    會看染合全溪影,照映來游碧落身。

    28 《寄樓恪齋館人兩黃丈》 宋·董嗣杲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
    語劇欲流涕,吟清謾撚須。
    林香傳竹醉,溪影寫藤枯,愧我卑微者,無階助遠圖。

    29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不隨桃李待春回,不待商量細細開。
    要識此花奇絕處,月明溪影亂氈毸。

    30 《送杞上人歸於潛山》 宋·釋文珦

    同鄉唯子在,欲別意何發。
    歸路青苔遠,還家白露初。
    山色圍古邑,溪影渡寒魚。
    須為過星渚,高風似二疏。

    31 《酬源上人見寄》 宋·釋文珦

    自人仃另后,聞過海邦居。
    不得陪鄉話,空煩寄遠書。
    林聲隨雨散,溪影度云虛。
    若遂東游計,終朝到子廬。

    32 《和范監簿》 宋·釋重顯

    吏散簾垂思莫窮,山光溪影恣相容。
    誰夸靖節偏栽柳,自笑隱居高聽松。
    丹闕尚遙芝檢密,訟庭閑列蘚花重。
    巖間野客雖多病,終再攜筇謁士龍。

    33 《游涇川琴溪》 唐·武平一

    環潭澄曉色,疊嶂照秋影。
    幽致欣所逢,紛慮自茲屏。

    34 《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 唐·盧象

    開山十馀里,青壁森相倚。
    欲識堯時天,東溪白云是。
    雷聲轉幽壑,云氣杳流水。
    澗影生龍蛇,巖端翳檉梓。

    35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寫景

    36 《若耶溪逢孔九》 唐·綦毋潛

    相逢此溪曲,勝托在煙霞。
    潭影竹間動,巖陰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借問淹留日,春風滿若耶。

    37 《東溪玩月(一作王維詩)》 唐·王昌齡

    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
    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澄清入幽夢,破影抱空巒。
    恍惚琴窗里,松溪曉思難。

    38 《送李十一尉臨溪》 唐·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
    天際一帆影,預懸離別心。
    以言神仙尉,因致瑤華音。
    回軫撫商調,越溪澄碧林。

    月夜留別相思

    39 《白湖寺后溪宿云門》 唐·常建

    落日山水清,亂流鳴淙淙。
    舊蒲雨抽節,新花水對窗。
    溪中日已沒,歸鳥多為雙。
    杉松引直路,出谷臨前湖。

    40 《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唐·劉長卿

    寥寥此堂上,幽意復誰論。
    落日無王事,青山在縣門。
    云峰向高枕,漁釣入前軒。
    晚竹疏簾影,春苔雙履痕。

    * 關于溪影的詩詞 描寫溪影的詩詞 帶有溪影的詩詞 包含溪影的古詩詞(13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