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風吹籃輿,渺渺如孤舟。我亦作坐睡,兀兀隨輕鷗。鷗翻夢亦覺,未絕叩舷謳。
抱關故悠悠,掛壁仍駸駸。況此十日病,酒止詩廢吟。別來定安否,千萬關我心。
借宅亦種竹,知子未忘此。竹間有余暇,塵事勿到耳。行年且半百,太息我與爾。
李孫兩詞伯,我爾乃學子。輩行雖不同,趣操要相似。歲寒松柏知,春風謝桃李。
步屧春風白馬橋,車溝泥滑路迢遙。眼前未識千紅紫,但見新黃上柳條。
五峰合沓擁東廬,泉落芳塘旱不枯。空鑿秦淮三百里,六朝王氣幾曾無。
浙間筆工麻粟多,精藝惟數馮應科。吳升姚愷已難得,陸震楊鼎肩相摩。我游金淵飯不足,破硯生苔塵滿目。毛錐自笑不中書,白發紛紛老而禿。
王山翔鳳集東廬,花竹園池可隱居。奕代文聲傳學館,大書義字式門閭。壎箎雅奏和為貴,樽俎清言樂有余。車笠重逢當一笑,白眉青眼尚如初。
直道方心古所難,任渠俗眼笑儒冠。子龍有屋猶黃壤,老鄭無氈漫冷官。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書壇。只應翠綠迎人意,歲月功名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