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源瀾的詩詞(79首)

    41 《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 明·陸師道

    玉陽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顯,令人思俱逸。
    玉岡繞鸞鵠,云莊藝芝術。
    修廊俯大觀,列卦開玄室。

    42 《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 明·宋璲

    憶昔到京畿,與子寓官廨。
    一見即相歡,不翅舊交快。
    維時困道涂,驅車久行邁。
    忽逢弛擔初,欣若身脫械。

    43 《泉》 宋·王安石

    宋興古剎今長干,靈曜喜殿荒檀欒。
    二泉相望棄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盤。
    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
    車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見甃甓完。

    44 《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泉》 宋·王安石

    宋興古剎今長干,靈曜喜殿荒檀欒。
    二泉相望棄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盤。
    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
    車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見甃甓完。

    45 《白云峽》 宋·范成大

    雙溪疑從銀漢下,我欲窮源問仙舍。
    飛瀾濺沫漱籃輿,卻望兩崖天一罅。
    疏疏暑雨滑危梯,策策山風掖高駕。
    幽尋險絕太奇生,莫笑退之號太華。

    46 《跋符發所錄上蔡語》 宋·楊萬里

    洙洄淵源一線寒,再從伊洛起濤瀾。
    滿目淙淙八節灘。
    符君天秀擢炎方,

    47 《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 宋·司馬光

    至樂存要眇,失易求之難。
    昔從周道衰,疇人曠其官。
    聲律久無師,文字多缺漫。
    仁皇閔崩壞,廣庭集危冠。

    48 《滿庭芳·絳闕凌風》 元·元好問

    絳闕凌風,瑤池玩月,眾仙侍立清班。
    就中仙伯,乘興到人間。
    灑落襟懷萬頃,詞源壯、三峽波瀾。
    偏惟有,清游自適,不肯餌金丹。

    49 《哭詩六章》 宋·王令

    目雖淚所出,由來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丸瀾。
    而不照我心,我淚何由乾。
    況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50 《累蒙周開祖使君貶示佳章才拙思荒愧不能報謹》 宋·毛滂

    居士稱陸蓮,香山本流亞。
    舌端元和風,吹倒兩鮑謝。
    游戲筆硯間,盤礴湖山下。
    過眼盡詩材,有欲天必借。

    51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宋·蘇轍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52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53 《謝人惠淺灘一字水圖》 宋·朱翌

    風行水上初如織,任使蕩云高活日。
    屏翳歇去馮夷歸,本體湛然無損益。
    風本無形不可畫,遇水方能顯其質。
    畫工畫不不畫風,水外見風稱妙筆。

    54 《戲元弼》 宋·陳師道

    濁涇清渭不同源,世好因循到子孫。
    只待白頭能潦倒,不虞青眼已瀾翻。

    55 《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 宋·李新

    玉娥入月云鉤衣,素裙雪綃云畔垂。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舉。
    謝郎解取澄江擬,飛下高城化清泚,朝元環佩玉玲瓏,天風吹落人間耳。

    56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57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58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59 《訪孟守》 宋·汪莘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60 《別云端子和元字韻》 宋·程公許

    玉樓雙聳吟肩寒,自孔氏出參玄元。
    荒尋得君相指似,清吐對我如瀾翻。
    歸歟金華葺茅屋,間有洞戶通麻源。
    世塵轇轕勿浪出,執手且面空此尊。

    * 關于源瀾的詩詞 描寫源瀾的詩詞 帶有源瀾的詩詞 包含源瀾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