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源源的詩詞(778首)

    701 《謝翁養源惠醋》 宋·李處權

    已著蓮花釀,仍兼竹葉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見良材。
    政想攢眉漉,須煩掩鼻開。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鄰來。

    702 《元日聞養源丈少醉詩以簡之》 宋·李處權

    南州新歲換,北客長年悲。
    吾日且三省,我生仍百罹。
    谷深云不起,樹暖蝶先知。
    聞道山翁醉,何如臥雪池。

    703 《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 宋·李處權

    禪關無復老萊衣,陟屺心摧怨夕暉。
    泣血可憐猶不死,望鄉無處欲何歸。
    仁山老子方傳法,枯木堂中久息機。
    不見桃花并柏樹,焉知四十九年非。

    704 《送李巨源》 宋·李處權

    我世君家居里同,異時德鄰飽過從。
    論文高摘屈宋艷,結交遠躡管鮑蹤。
    嗟我不識丈人行,喜君雅有前輩風。
    靖康三月虎狼去,長安城中一再逢。

    705 《源水嘆》 宋·李復

    岷山中斷洮水來,分入西湖浸城址。
    一落城陰不復回,余波日轉臯蘭尾。
    陰風凄冽寒氣早,愁霧慘澹邊思起。
    誰辯秋水澹無情,默觀意亦有悲喜。

    706 《靈源洞》 宋·李覯

    才出塵來尚未知,漸攀藤竹漸臨危。
    伏流似是龍藏處,古樹應無春到時。
    誰把石崖齊劃削,直教云氣當簾帷。
    良工畫得猶宜秘,莫與凡夫肉眼窺。

    707 《麻源題壁》 宋·李覯

    一到麻源日又曛,幾回欲起卻逡巡。
    世間豈是無山水,不奈閑人好聒人。

    708 《因游華子崗題麻源壁》 宋·李覯

    平生猶未識紅泉,今日才游石磴邊。
    宿雨地睛秋草濕,困來無處可閑眠。

    709 《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 宋·陸文圭

    不自柴桑記裹來,似傅晨記入天臺。
    世間多少荒唐事,何獨神仙有是哉。

    710 《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 宋·陸文圭

    人說桃源是隱民,神仙紀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漁舟路,不許人間再問津。

    711 《三月一日偕善之無逸游南山桃園分韻復源字》 宋·陸文圭

    白云起南山,隨我度溪園。
    園丁荷鋤去,季女出應門。
    汲泉供香茗,掃石閑清樽。
    人靜禽聲樂,春深花事繁。
    蛾眉映修竹,掩袂嬌欲言。
    吾親白云外,未敢訪桃源。

    712 《桃源縣》 宋·陸文圭

    張家橋西車成塵,北風刮地瞇行人。
    籬落枯桃三五樹,不應此地可逃秦。

    713 《題桃源手卷》 宋·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
    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714 《送李際可婺源學錄》 宋·牟巘五

    說著瓊臺氣塞胸,天教有子慰孤忠。
    春秋為喜一經在,兄弟誰知異姓同。

    715 《送李際可婺源學錄》 宋·牟巘五

    乃祖當年洗日功,特書賴有紫陽翁。
    此邦況是淵源地,好玩遺編振緒風。

    716 《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桃源》 宋·牟巘五

    桃源逃不徹,真境宛在目。
    要令千載下,知有古風俗。

    717 《示智弼禮混源塔》 宋·釋崇岳

    相逢不相識,去后空相憶,靈骨撒長江。
    清風有何極極識,滔滔浪里休尋覓。

    718 《贊李源圓澤圖》 宋·釋法薰

    昭昭靈靈,未脫生死。
    等閑狹路相逢,無奈這冤家子。
    天竺山前招角歌,至今余韻在松蘿。

    719 《護國嗣源辰長請贊》 宋·釋慧開

    龍休角畔,建古招提。
    一滴渾無,嗣曹源正派。
    寸線不掛,付夜半伽梨。
    成家喜見破家兒。

    720 《寄源大師》 宋·釋慧遠

    學佛以悟為則,虛詞不入公門。
    君看羲之草圣,一點入石三分。

    * 關于源源的詩詞 描寫源源的詩詞 帶有源源的詩詞 包含源源的古詩詞(7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