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源流的詩詞(1074首)

    41 《試長沙胡邦明墨》 宋·高吉

    墨卿溯源流,甄陶何遠矣。
    系出五大夫,殺身成人美。
    策勛凌煙閣,繇此著姓氏。
    開國從膠東,裂土封黑水。

    42 《定泉井》 宋·高頤

    方師鑿破天地髓,碧龍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絕泥滓,萬竅號勛無波瀾。
    倒海翻江俱是幻,貯風留月得真觀。
    我來酌飲冷徹骨,飄飄此身在霄漢。

    43 《王世英秀才出示曾卿詩求和》 宋·洪遵

    投筆文章壯志休,鳥經鶴訓漫心留。
    若為一見開青眼,解使三公出黑頭。
    望隴自應知可否,折潮須信妙源流
    夜光明月無虛售,可忍庸人按劍求。

    44 《龍華山》 宋·懶漁

    梵王宮倚市廛開,波劫何曾斷俗埃。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老龍收雨藏香缽,野鶴聽經繞法臺。
    聞道題名還有塔,熙寧四老總多老。

    45 《題靈巖洞》 宋·李知已

    三巖九洞絕塵寰,問訊真人得縱觀。
    丹就已乘仙鶴去,云深元有老龍蟠。
    鐵船泛海源流遠,玉柱擎天星斗寒。
    劈破莓苔認詩句,欲歸傳作畫圖看。

    46 《投郭主簿》 宋·羅道成

    白騾代步若奔云,閑人所至留詩跡。
    欲知名姓問源流,請看郴陽山下石。

    47 《挽張南軒先生八首》 宋·彭龜年

    世無鄒孟氏,圣道危于絲。
    學者迷統緒,擾擾徒外馳。
    況有釋老輩,竊窺如鬼魑。
    苦彼疑似說,陷我高明資。

    48 《自命》 宋·上官統

    官氏亙古至於今,歷派源流振家聲。
    吾今生爾九兄弟,各在一方以安身。
    人人立志守豪富,個個撐持家業均。
    但今囑咐清明兇,永世皆臨祭視親。

    49 《龍巖山》 宋·石泳堅

    茫茫天地老洪崖,太樸何年此鑿開。
    一派靈源流不盡,教人疑是九天來。

    50 《哀三城》 宋·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51 《再用前韻》 宋·袁甫

    蒲盧喻政意何如,此語源流亦自洙。
    若愿小民皆類我,須知類我始生徒。

    52 《龍潭寺》 宋·趙崇杰

    欲覓龍潭何處是,青山影里見浮圖。
    紅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瑩玉壺。
    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饒風物說西湖。
    待中庵外多閑地,容我他年卜筑無。

    53 《挽呂東萊》 宋·趙燁

    道統誰傳授,源流易失真。
    滔滔皆四海,亹亹獨斯人。
    業履群經粹,詞華一世新。
    可嗟天不憗,難贖百年身。

    54 《題武夷》 宋·趙宗吉

    天風吹盡蔽空云,疊嶂層巒勢吐吞。
    鐵笛聲沉人換世,幔亭宴罷竹生孫。
    崑閬境界煙霞窟,洙泗源流道義門。
    分治優游公事了,溪山佳處共清尊。

    55 《懷趙德懷》 宋·戴復古

    所學源流遠,澹交滋味長。
    看來渾易與,別去自難忘。
    獨客夢千里,佳人天一方。
    細觀賓退錄,亦足慰凄涼。

    56 《讀宛陵先生詩》 宋·陸游

    歐尹追還六籍醇,先生詩律擅雄渾。
    導河積石源流正,維岳崧高氣象尊。
    玉磬漻漻非俗好,霜松郁郁有春溫。
    向來不道無譏評,敢保諸人未及門。

    57 《已亥雜詩 192》 清·龔自珍

    花神祠與水仙祠,欲訂源流愧未知。
    但向西泠添石刻,駢文撰出女郎碑。

    58 《已亥雜詩 58》 清·龔自珍

    張杜西京說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導河積石歸東海,一字源流奠萬譁。

    59 《送黎生下第還蜀》 宋·歐陽修

    黍離不復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貶吳楚,大法加諸侯。
    妄儒泥於魯,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討源流

    60 《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 宋·梅堯臣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
    譬身有兩目,了然瞻視端。
    邵南有遺風,源流應未殫。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盤。

    * 關于源流的詩詞 描寫源流的詩詞 帶有源流的詩詞 包含源流的古詩詞(10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