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源地的詩詞(724首)
583
《王大卿挽詞》 宋·樓鑰
老去王摩詰,歸來道更全。
賸添天美祿,真得地行仙。
日欲增三徑,君胡欠百年。
桃源不無路,重上慘風煙。
584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586
《游龍瑞宮》 宋·樓鑰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峩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擊烈。
587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589
《曾侍郎挽詞》 宋·樓鑰
文獻南豐裔,源充曲阜公。
巖巖雙法從,凜凜舊家風。
金玉方交映,人琴忽併空。
平生心地直,流慶尚無窮。
590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591
《和苦熱喜雨》 宋·廖行之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592
《呈郭峽州二首》 宋·趙蕃
鄉來識面苦無因,今日升堂敘所親。
豈愛瀟湘為隱地,故嗟伊洛涴風塵。
周程授受源流遠,廣受聲名物望均。
詔旨已聞班郡紱,徵書看即動蒲輪。
594
《寄周愚卿昆仲》 宋·趙蕃
四時佳節惟重九,況接君家鴻雁行。
乃以病軀親藥石,坐妨山屐共壺觴。
別來忽忽春逾仲,望極悠悠晝莫常。
想見回頭登眺地,清源云合鷺洲長。
596
《示詹深父》 宋·趙蕃
濁涇清渭本源分,寂寞安能亂糾紛。
世黠只知錢使鬼,我癡但識潁呼君。
乘時大駔千金射,望歲良農赤地耘。
富貴要知定何物,五車何必為渠勤。
599
《禱雨陽山》 宋·曹彥約
所以登山不憚煩,為藏云氣達泉源。
多峰豈炫千巖秀,一線才通萬壑奔。
其在茲乎須出岫,此時何不早翻盆。
名高已到巖瞻地,只有為霖可養尊。
* 關于源地的詩詞 描寫源地的詩詞 帶有源地的詩詞 包含源地的古詩詞(724首)